當前河南省正處在轉型發展攻堅的關鍵時期, 擴大開放依然是轉型發展和趕超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國家戰略是我國河南省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構建現代開放型經濟體系的主平臺, 規劃建設“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既是創造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重要指示的關鍵性舉措, 又是創造性深入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 也是打造帶動河南省新一輪開放、改革、創新、轉型發展增長極的戰略選擇, 是一項政治任務, 意義重大。“綜合試驗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升級版。“一帶一路”是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主通道、主戰略、總平臺, 隨著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浪潮的深入推進, 各地都在圍繞“一帶一路”謀劃新的“樞紐型”開放平臺載體, 構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2017年以來, “一帶一路”建設的升級版——“綜合試驗區”正式登場,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發布《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2018年9月, 遼寧省委省政府發布《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如何打造升級版河南省“一帶一路”, 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規劃建設“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是河南省發揮優勢、搶抓機遇、深入對接“一帶一路”、帶動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 總體思路
堅持“四個意識”,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系列重要講話和“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重要指示, 敢為人先, 先行先試, 創建“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開放發展新平臺, 力爭進入國家戰略。
堅持“五大新發展理念”, 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 即“一主一核”雙輪驅動戰略, 以“一帶一路”建設和全面開放為統領, 充分發揮“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開放發展增長極功能, 帶動全省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 構建現代開放型經濟體系, 加快經濟強省建設。
堅持“項目帶動”, 以鄭州航空港區為核心區, 以“鄭汴港金三角新區”為主體區, 以“鄭州1+5黃河大灣區”為支撐區, 以“四龍、四通、四城”為重點, 以國際空中絲綢之路樞紐網絡體系建設為先導, 推進“四樞同構、四港聯動、四路并舉”,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 打造世界一流軟硬環境, 促進國際貿易集聚、國際產能集聚、國際科創集聚、國際金融資本集聚、國際人文人才集聚等“五大高端要素集群”, 打造“一大門戶、一大樞紐、五大功能區”, 爭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 把鄭州建成“一帶一路”國際樞紐城市, 特別是空中絲綢之路戰略國際樞紐城市。
(二) 總體功能定位
總體功能定位為“一大門戶、一大樞紐、五大功能區”。“一大門戶”:空中絲綢之路國際開放門戶;“一大樞紐”:國際空中絲綢之路樞紐和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五大功能區”:國際自由貿易和投資先行區、國際產能合作引領區、國際科創合作示范區、國際金融集聚區、國際人文交流窗口區。
(三) 試驗目標
到2020年, 試驗區建設全面展開, 國際空中絲綢之路樞紐網絡體系加速構建, “四龍、四通、四城”項目建設取得突破, “四樞同構、四港聯動、四路并舉”加快推進, “一大門戶、一大樞紐、五大功能區”建設成效顯著, 力爭成功申建國家級“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力爭2030年建成世界領先的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
“四大具體目標”: (1) 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成空中絲綢之路的橋頭堡, 爭創自由貿易港; (2) 把“鄭汴港金三角新區”建成空中絲綢之路的樞紐型新經濟新區, 爭創國家級城市新區和全域自由貿易試驗區; (3) 把鄭州建成“一帶一路”國際樞紐城市, 特別是空中絲綢之路戰略國際樞紐城市或世界級樞紐型中心城市; (4) 把“鄭州1+5同城化黃河大灣區”建成空中絲綢之路的支撐聯動區, 建成世界級的國際化大灣區。
重點任務
按照總體功能定位、戰略目標、空間布局的基本要求, 著力提升“五龍”, 強化“五通”, 打造“五城”。
(一) 以航空港為龍頭, 強化設施聯通, 打造國際樞紐型城市
強化國際樞紐網絡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鄭州國際航空客貨運樞紐、國際綜合交通樞紐, 適時啟動建設三、四、五跑道, 推進T3航站樓與高鐵南站的“雙樞紐”一體化建設, 實現“空鐵”無縫對接。提升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雙樞紐”的集疏功能, 打造鄭州—東北亞、東南亞、美洲、非洲、中東等“1+N”樞紐網絡。引入國內外客貨運航空公司入駐, 織密國際航線網絡。推進“四樞、四港、四路”并舉聯動、多式聯運無縫對接, 構建鐵路集裝箱貨運集疏網絡, 打造中歐班列第一樞紐品牌。
充分利用第五航權建設國際領先的一流航空樞紐。2018年11月23日, 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指出“在對外航權談判中, 支持鄭州機場利用第五航權, 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經鄭州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 積極向國外航空公司推薦并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航空公司執飛鄭州機場”。應充分利用第五航權, 著力建設國際領先的一流航空樞紐, 力爭進入全球前列。
發布“空中絲綢之路鄭州價格指數”。建設空中絲綢之路大數據中心, 建立空中絲綢之路貿易指數體系, 定期向全球發布, 鼓勵鄭州商品交易所等機構開發空運金融衍生品, 提高“空絲指數”的國際影響力。
(二) 以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為龍頭, 強化投資貿易, 打造中西部地區國際開放門戶城市
創建“鄭汴港金三角自由貿易區”。復制上海等地成功經驗, 力爭將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至“鄭汴港金三角新區”, 放寬市場準入, 創建服務貿易試驗區, 探索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新機制。規劃建設國際經貿合作產業園, 打造中盧航空經濟合作示范區, 創建歐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建設中歐聯動發展、雙向開放示范區。
創建鄭州航空港自由貿易港。建設“1+N”保稅區, 即一個綜合全保稅區、多個專業保稅區, 形成全產業鏈全功能保稅區體系。完善口岸功能, 加快申建各類特種商品進口口岸, 建設國際郵件經轉中心, 形成“1+N”功能口岸體系。提升通關能力, 創新口岸監管方式, 依托電子口岸公共平臺, 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提高通關效率。試點開放航空服務, 充分利用第五航權, 加快形成覆蓋全球的國際客貨運航空網絡, 促進臨空服務業快速集聚, 做大做強臨空產業集群。
創建“網上自由貿易試驗區”。瞄準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基地戰略目標, 以改革創新為先導, 爭取國家系列配套優惠政策支持, 強化先發優勢, 營造優越環境, 建設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試驗區。吸引國際電商平臺企業、物流集成商和知名品牌集聚, 創新“跨境電商+空港+陸港+郵政”運營模式, 雙向設立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海外倉, 建設雙向跨境貿易平臺和電商綜合運營中心。建設跨境電商綜合保稅區和產業集聚區。推動建立網上世界貿易組織 (EWTO) , 主導制定跨境電商網上世界貿易規則體系, 創新高效率的交易、監管、通關、服務體系, 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生態圈體系, 建設國際供應鏈示范區, 規劃建設絲綢之路電子商務綜合產業園。
(三) 以國際產業園區和科創園區建設為龍頭, 強化產業互通, 打造國際產業科創中心城市
建設國別高端特色產業園。建設國別產業園是承接發達國家高端產業轉移的有效途徑, 河南省在這方面是滯后的。借鑒沿海發達地區成功經驗, 圍繞信息技術、智能終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航空經濟、樞紐經濟、創意經濟、生態經濟、智慧經濟等戰略新興產業, 規劃建設中外 (如美、日、韓、德、英、法、意、以、中東歐、北歐等國家或地區) 特色產業園、工業園、科技園、軟件園、服務外包園、物流園、生態園、智慧園等各類特色產業園區。著力復制富士康“招大帶小”集群發展的成功經驗, 通過引進龍頭跨國公司帶動關聯產業快速集聚。支持河南省骨干企業和龍頭機構赴海外建立特色產業園區, 促進過剩產能向外轉移。
建設中外合作科技園。瞄準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智慧、生態等戰略領域, 建設中美、日、韓、歐、以等科技園 (科技城、科創園、雙創園) , 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 (研發中心) 、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或產業孵化基地。支持河南省骨干企業赴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和高新產業孵化基地。
(四) 以空中絲綢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和總部基地為龍頭, 強化資本融通, 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城市
建設金融總部集聚區, 大力實施引金入豫和做大做強金融豫軍戰略。引進國內外知名銀行、保險、證券、投資、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入駐, 鼓勵成立中外合資合作金融機構, 引進世行、亞行、亞投行、絲路基金等, 促進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快速集聚, 支撐航空經濟的快速崛起。鼓勵河南省骨干金融機構國際化發展, 以支撐河南省骨干企業的國際化投資與貿易。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引進來、走出去, 創新發展和國際化發展。
建設空中絲綢之路國際資本融資中心。緊緊圍繞航空樞紐建設、航空公司、物流公司、電商平臺、產業園區、創新創業、配套服務等航空經濟產業鏈體系, 做大做強多層次資本市場, 吸引國際國內證券交易所在航空港建立分支機構, 構建開放型的國際融資體系和國際融資基地。鼓勵跨境投資和融資, 試點放開資本項目自由流動, 試點人民幣跨境借貸、融資、結算、支付等金融服務。引進國內外證券交易所、商品期貨交易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所及關聯金融等服務機構。鼓勵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赴海外上市融資。引進或建立航空融資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 建設鄭州國際航空器融資租賃中心和保險中心。全力支持河南航投做大做強, 使之成為航空樞紐建設和航空經濟發展的支柱。
(五) 以國際化交流為龍頭, 強化民心相通, 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文化中心城市
構建國際交往新平臺。創新PPP模式和體制機制, 加快領事館區、國際簽證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際藝術中心、國際航空航天博物館、國際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藍天國際航空小鎮社區等建設, 吸引國際組織、外國商會協會入駐, 與重點國家或地區建立地方政府、國際組織、投資促進機構、使領館、商會協會、骨干企業的“六位一體”商貿服務與人文交流促進機制, 建立空中絲綢之路研究院智庫, 舉辦空中絲綢之路國際論壇, 加快構建國際機構集聚區和空中絲綢之路中央商務區。
做大做強高端服務貿易。大力開展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健康等領域的合作交流。實施做大做強中原文化品牌與走出去行動計劃, 建立文化傳媒集團或聯盟, 組團出海。鼓勵在“鄭汴港新區”建設國別文化中心, 打造一批知名國際會展和論壇品牌。實施做大做強中原旅游品牌與走出去行動計劃, 叫響“鄭汴洛許安”古都文化品牌以及南太行、伏牛山、大別山等山水旅游品牌, 傾力打造“鄭汴洛黃河文明旅游走廊品牌”。大力開展國際教育合作, 全力引進國外知名大學和職教機構, 積極創辦中外合作的“中原航空航天科技大學”, 鼓勵河南省骨干教育機構走出去, 搶占國外教育市場, 同時推廣中原文化。大力開展國際科技和健康合作, 引進國內外權威科技研發機構和健康醫療機構, 鼓勵舉辦中外合作的健康產業園區, 促進特色健康產業集中、集聚、集群發展。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