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業如何降本增效,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下,要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的一些功能政策的優勢,來給企業降成本,使利潤空間變大,提高競爭力。
目前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第一個層次,這個區域面積大,功能完備,政府機構(地級市及以上)管理。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主批的就是綜合保稅區,簡稱綜保區,
(二)第二個層次,海關特殊監管場所面積比較小,但是功能并不弱化,管理是一個企業。這個就是保稅物流中心。
A型保稅物流中心是自用型,它是一個企業申報的海關特殊監管場所。
B型的公用型的保稅物流體制,是一個區域,為外向型經濟服務,業務量充足,而且現在為止B型保稅物流區從全國角度上看,為內地在對外開放過程當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功能政策平臺。
(三)第三個層次區域面積更小,小到一個3000平米的空間,可以做一個功能性的區域藏在這里,同樣享受著免征免稅保稅的政策。

功能政策核心內容濃縮成六個字:三中心,五方向。
(一)三中心就是免征,免稅和保稅
免征就免配額。配額很重要,沒有配額的加貿企業把它的廠子搬進保稅區,保稅區免關稅,成本就大幅的降低。
免稅。保稅區免征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因為國外來的貨物正常通關必須要交這些稅(沒有消費稅產品除外),凡是在保稅區里的貨物沒有增值稅,沒有關稅,沒有消費稅。因為貨在園區里所以免稅。國內計入到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視同為出口,可以辦理出口退稅手續。從卡口或從國內市場一進綜保區,馬上可以退稅。對于內地的出口企業來講,提供便利。
最后一個保稅,實際上保稅和免稅中間是有聯系的。從國外來享受免稅待遇的就是保稅。從國內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的時候就辦理退稅了,所以不含稅,也是一個保稅狀態。
(二)五方向
境內至區內:在實際業務走向的時候,國內境內貨物由境內進入園區,出口就可以辦理退稅手續。
區內至境外:貨物從園區再到國際市場,這個過程是一個備案過程,這個過程真正意義是出口。
境外至區內:貨物從境外進入園區以后,一是免配額,二是不用交關稅、增稅消費稅,貨物就實現了保稅。
區內至境內:貨物從園區進入國內市場,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再補交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補交關稅時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政策,企業在做進口的業務的時候,緩交了關稅,它的資金壓力要比在區外要小。
區內之間:國家給的政策,第五個方向,那就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美金向下的交易,跨境電商這個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