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是全省熱區五個氣象指標均達到標準的29個縣(市)之一,農業生態氣候的資源指數在29個縣(市)中位居第二,效能指數位居第四、利用指數位居第三。
近年來,景谷縣的農業發展存在產業發展與土地、光熱資源不匹配的問題。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強做大景谷農業,2022年8月起,景谷縣邀請了云南省農科院的專家為景谷縣起草編制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據了解,景谷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期限為:2022~2030年。其中,近期規劃至2025年,展望期至2030年。
根據規劃,景谷縣的重點農業產業布局總體形成“一軸三園六區”的空間結構。一軸:產業發展軸。以貫穿流經縣域的威遠江為景谷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軸。三園:特色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大白茶物流園和農旅融合示范園。六區:即結合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重點布局和建設景谷大白茶核心區、肉牛良種繁育區、冬早蔬菜重點區、生物藥業示范區、特色林果展示區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區。
規劃主要立足景谷縣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生產特色,突出生態保護,注重循環農業和循環經濟融合發展。圍繞景谷縣委、縣政府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戰略,綜合分析縣域重點產業基礎條件和發展優勢。景谷縣現代農業發展總體定位為:“熱帶亞熱帶特色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重點打造“一鄉一特兩基地”,即:打造中國大葉大白茶之鄉,塑造綠色生態農旅融合特色勝地,建設中國熱帶亞熱帶肉牛良種繁育基地和高端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同時,按照產業優勢和特點,結合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統一規劃、分步建設。重點以44 萬畝糧食功能區、23 萬畝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和生產為基礎,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夯實糧食安全。在穩定糧食產能,穩步推進煙草、林產業的前提下,聚焦“茶葉、果蔬、咖啡、中藥材、肉牛、生豬”等重點優勢特色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做強做大大白茶和肉牛產業,培育壯大蔬菜和中藥材產業,做特做精咖啡、水果產業,鞏固提升生豬、漁業等傳統產業;大力挖掘農業資源和民俗元素,深化農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綠色農業、 品牌農業、智慧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深化標準化生產,做好“接二連三”農業文章,打造集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穩步提升農業產量和效益。到2025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分別達105億元、65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190億元以上,年均增14%以上。到2030年,力爭打造1-2個50億元以上的支柱產業,培育3-5個20億元以上的特色產業,景谷現代農業發展局面全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