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是指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等顯著特征。
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方向,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力量,是江西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贏取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1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江西省未來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力爭到2035年,未來產業成為江西省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主導力量。
此前發布的2023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江西省要加快未來產業培育創新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根據《規劃》,江西已從整體上跨越工業化中期并加速邁向中后期,建成了新興工業大省,實現了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的歷史性跨越,為未來產業布局發展、創新發展打下一定基礎。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截圖
目標:“三年成體系、八年提能級、遠期有競爭力”
《規劃》明確,江西將堅持“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力爭全省未來產業發展實現“三年成體系、八年提能級、遠期有競爭力”的目標。
力爭到2025年,江西省未來產業創新生態初步搭建;特別在未來信息通信、未來新材料、未來新能源、未來健康和未來生產制造等領域,形成一批500億級、千億級未來產業集群或產業集聚區,未來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引領帶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用初步顯現。力爭到2030年,全省未來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在未來信息通信、未來新材料等領域打造若干個五千億級產業;全省未來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全國未來產業創新培育發展高地建成。力爭遠期到2035年,未來產業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主導力量,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重點產品和服務覆蓋全球主要市場,集聚一批國際領軍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
任務:打造“3+3”未來產業鏈群
江西省將創新突破未來信息通信、未來新材料和未來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強未來生產制造、未來交通和未來健康產業,打造“3+3”未來產業鏈群。

▲江西省未來產業發展細分領域分布圖
針對未來信息通信產業發展,江西省將支持南昌、九江、贛州、宜春、上饒等地做大做強數據中心。以南昌、上饒、贛州、宜春、鷹潭等為重點,加強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研究;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江西分中心,支持南昌、九江、贛州、上饒、宜春、撫州、新余等地做大做強工業大數據中心。以南昌等為重點,高質量打造VR產業基地,推進南昌九龍湖元宇宙試驗區建設。
此外,江西省將重點推動高精度北斗芯片與5G等關鍵技術的轉化應用,建設基礎器件與基礎數據、系統集成與終端產品、運營服務等于一體的北斗產業鏈,支持建設集辦公、科研、中試、加工制造、典型應用、數據服務于一體的北斗產業園區(產業基地)。
針對未來新材料產業發展,江西省將以“中國稀金谷”一核兩區(贛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全力打造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擴大以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為主的應用產業規模。同時,圍繞鷹潭打造“世界銅都”,圍繞提升贛州“世界鎢都”品牌。
針對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江西省將打造氫能多元應用示范高地,氫能產業發展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以上饒、宜春為重點,探索“新能源+儲能”發展模式。
根據《規劃》,在未來生產制造、未來交通和未來健康三大先導型未來產業方面,江西省將細分領域搶灘換道,打造新賽道,釋放新潛能,筑牢新優勢。以南昌航空城、景德鎮航空小鎮為依托,圍繞C919大飛機、ARJ系列支線飛機、CR929寬體客機、軍民教練機、直升機、中高端公務機等,深度融入國際國內航空制造分工體系新格局。以贛州、吉安、南昌等為重點,支持省部共建永磁磁浮技術與軌道交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南昌、撫州、宜春、吉安、贛州等為重點,扶持壯大疫苗產業,開發重大傳染病疫苗、多價宮頸癌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肝炎疫苗以及大分子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