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持續努力,全省農業產業化已逐步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7月31日,在省政府新聞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召開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朝輝介紹,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6月底,全省涉農經營主體數量達50.8萬家,同比增長13.7%;1058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農戶369萬戶,戶均增收2209元。
近年來,江西省大力開展“頭雁引航 雛鷹振飛”行動,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從生產端、加工端、流通端、供應端、銷售端等五端發力,努力把農業建設成為大產業,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農業強省之路。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21.4億元,同比增長3.6%。
結合資源稟賦,我省按照有規模、有產量、有標準、有龍頭的“四有”標準,經過研究論證,確定了每個縣(市、區)因地制宜培育1至2個、全省共134個優勢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與2023年底相比,全省種養規模持續擴大的產業有85個,占比63.4%;種植面積增加25.6萬畝、規模同比增長2.4%,養殖規模同比增長3.7%。
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力量。我省緊緊扭住龍頭企業這個“牛鼻子”,外引內培“雙輪”驅動,加快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3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累計外出招商2868次,簽約金額2030.39億元;每年爭取資金超4億元,支持龍頭企業做大扶強、農產品加工貼息等項目建設。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新增13家,總數達81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1058家。
農產品“產得好”,還要“銷得好”。我省從流通端、供應端、銷售端持續發力,積極對接京東、阿里、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持續深化與盒馬鮮生、山姆會員店等高端商超以及米其林、黑珍珠等高端餐飲平臺的對接,積極為江西優質農產品拓展市場。今年上半年,全省農產品電商零售額達122.2億元,同比增長39.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0.5個百分點;累計1048款農產品入駐高端商超餐飲平臺,比2023年底增加867款。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省創新推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和“優質平臺+基地+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讓農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分享更多利益。全省共培育農業產業化省級聯合體190個,帶動農戶91.7萬戶,戶均增收26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