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的影響推動下,我國國土空間規劃和設計工作也出現很大變動。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容易對經濟決策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合理進行國土空間規劃能夠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增強經濟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度,為我國土地資源規劃和利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加快實現國土資源的流轉和建設目標。
一、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特征
1 數據保密性更高
國土空間規劃涉及土地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問題,在大數據的影響推動下,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要求數據保密性更高,做好核心內容的保護和建設工作,在廣泛聽取社會群眾意見與反映的基礎上,做好數據的編排與管理工作,避免由于數據信息不安全給國土空間規劃造成危害與損傷,針對一些核心機密和重要信息要加強治理和保護,做到涉密信息謹慎處理并且認真對待。
2 數據共享程度越來越明顯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入影響下,政府有關部門從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等層面進行了完善和創新,在大數據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數據信息交流傳播方式也出現明顯變化。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和設計必將迎來新的轉折點。現階段,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更加緊密,信息傳遞與交流也面臨著多種選擇和途徑,無論是社會公眾的參與度還是知情權都獲得明顯提升,數據信息共享和交互程度越來越明顯。
3 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更高
依靠大數據科學技術,國土空間規劃對信息數據的收集與獲取更加及時和準確,能夠實時掌握不同維度的數據信息,并就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提出科學驗證,方便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工作有序進行,利用數據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國土資源開發與管理保駕護航。
4 數據信息完整度更高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國土資源規劃與設計面臨的抉擇與機會也越來越多,國土空間規劃需要收集并分析大量的數據信息,數據真實性和完整度需要得到徹底保障。隨著國土空間規劃內容的建立和完善,數據信息的需求量也呈現出明顯上升的態勢,在這種條件下大數據科學技術需要發揮自身功能和優勢,實現數據信息的準確獲取和有效完善,推動我國土地資源規劃與利用水平的上升,增強社會經濟的繁榮穩定程度。
5 數據聯系更加緊密
國土空間規劃運用大數據科學技術能夠增強數據信息的連貫性和緊密程度,實現數據信息功能價值的有效呈現,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實現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程度最大化目標。
二、現階段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存在的問題
1 規劃設計管理制度不完善
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存在明顯阻礙和困惑,其中包括設計與規劃制度不完善、管理體系不健全等現象,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與穩定造成嚴重干擾。我國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包含眾多環節和步驟,要求有關部門做好相應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優化,不僅如此,由于社會群眾對國土空間規劃的了解和參與程度都比較低,因此民眾對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的認同感普遍較低。隨著社會民眾的廣泛參與和知情權有效行使,有關部門更要加大管理制度的出臺和建設力度。
2 缺乏完整的生態規劃意識
現階段我國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的側重點仍停留在經濟層面,簡而言之,國土空間規劃與設計是以經濟建設為參考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得不到有效重視,久而久之會造成生態規劃意識的薄弱或者匱乏,不利于國土空間規劃可持續發展,同時會造成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嚴重失衡,不利于人民群眾健康生活和生產居住。
3 缺乏健全的協調規劃體系
現階段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面臨不同部門與組織機構聯系溝通不緊密的情形,這也造成國土空間規劃在整體上表現出協調聯動性不夠強的特點,不同組織機構在參與國土空間規劃時存在獨立的方法和執行標準,不利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完善和統一,最終造成國土空間規劃整體不協調、不均衡,不利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給我國經濟建設造成嚴重危害。(作者:于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