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起步較晚、規模偏小。2014年,我國環保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還不足2%,在全球環保市場所占的份額還不到1%。
一、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遲緩的原因
一是缺乏一部專門的法律和中長期戰略規劃來規范和引導環保產業發展。盡快制定并出臺《環保產業促進法》,為環保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同時,制定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長期戰略規劃,以指導環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仍顯不足。比如在財政扶持方面,我國用于環保產業投資主要用在了污染末端治理環節,而投放在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研發上的資金缺乏;財政補貼項目集中在短期收益率較高的環保產業項目,而對長期效益好、短期成效不明顯的環保項目扶持力度不夠。
二、扶持環保產業加快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強對環保產業的相關法規和戰略規劃建設。盡快制定并出臺《環保產業促進法》,為環保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同時,制定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長期戰略規劃,以指導環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首先,各級政府應當按照新的環境保護法要求,在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其次,要加大對現有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再次,政府財政補貼應向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產品推廣項目上傾斜。建議國家設立環保產業投資基金,將擬投資在環保產業上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地方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一并放到投資基金中;第四,加快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開征環境保護稅。建議在公益彩票加入環保內容或發行環保彩票。
三、環保產業的重要作用
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同時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
從政策層面看,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年-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預計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已吸收3000萬人就業。
從經濟驅動層面看,環保行業科班出身的陳吉寧履新環保部部長后,他表示,今后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精心編制好環保“十三五”規劃。緊緊抓住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實施質量和總量雙管控,加強和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科學決策、系統治污,重點要攻克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隨著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產業鏈政策逐步落地,產業鏈相關公司將明顯受益。
四、環保產業發展投資預測
“十三五”期間,環保投資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陳吉寧履新環保部部長后,表達了國家治理環境污染的更強決心。其具體內容包括在2015年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水十條”的出臺,《環保稅法》與土壤修復相關政策的制定。
據測算,未來幾年環保投資需求大概在8萬至10萬億元,這大大超過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全國環保投資。而“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全國環保投資分別為2.2萬億元、4.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