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間,海南低碳制造產業將圍繞汽車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旅游裝備制造、海洋裝備制造、智能制造、軍民融合等八大重點發展領域打造產業集群。
7月29日下午,海南省低碳制造業招商座談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以“創新升級、低碳發展”為主題,共同商討海南低碳制造產業發展新思路、新舉措、新愿景。
作為省政府確定重點發展的十二大產業之一,海南低碳制造業近年來實現了穩步增長。“十二五”期間,海南低碳制造業年均增速6.7%,用僅占工業2.2%的能耗,貢獻了超過1/4的工業增加值,成為全省工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截至2015年底,全省低碳制造業企業18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 200家,在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熱帶農產品加工等行業領域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省169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為低碳制造業企業。2015年,三亞中興有限責任公司全球首家推出了正式商用的H.265標準視頻終端,實現了支持云化部署的軟件MCU以及系列軟件終端產品;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技術入股俄羅斯Ecolos集團,建設總投資超1億美元的膜技術凈水設施,成為海南第一家以知識產權入股在國外開設工廠的高新技術企業。
會議現場簽訂了新能源汽車、海洋裝備、軍民融合、3D打印、傳感器、海產品深加工等15個合作項目,其中投資額在億元以上項目13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30億元以上項目3個。這批項目的引進,彌補了海南在海洋裝備產業、3D打印等領域的空白,豐富延伸了新能源汽車、熱帶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更為海南省航天配套、特種艦船服務保障等軍民融合產業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會上,海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海南低碳制造產業發展現狀、“十三五”發展規劃,并從扶持政策、生態環境、區位優勢等方面對海南低碳制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進行了重點推介。海南低碳制造業集中布局的兩大園區——海口國家高新區、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在會上進行了視頻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