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杭州市下城區“創新中國產業園”正式授牌,投入運行,揭開了下城創新發展的新篇章。從這一刻起,這里成為全國創業精英和高新技術企業關注的地方,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在第一時間簽約入駐產業園。
“創新中國產業園”是下城區探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下城區培創新、育發展、謀轉型的重要平臺,將成為下城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掀起下城創新創業的新高潮,有力提升下城區科技創新的動力與活力,從而在一個新的高點統籌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驅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個決策:加快下城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步伐
一年前,杭州市下城區委、區政府作出一項重大決策:創建“創新中國產業園”。“創新中國產業園”的提出與形成,是下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是內生發展的迫切需求。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主城區中心,錢塘自古繁華。近年來,下城區全力推進“繁華時尚之區”建設,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南精北快”和“人才強區”戰略,積極構筑“南有CBD,北有新天地”的發展格局,加快商貿、金融和文創三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三大新興產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2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8.80億元,同比增長8.7%,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43.15億元,同比增長9.3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0.71%,現代服務業比重達到68.17%。
在此基礎上,下城區因勢利導提出“十二五”高新技術發展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達25%以上,服務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達30%以上,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22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0%。到2015年,北部“新天地”周邊的“騰籠換鳥”工程全部完成,形成布局合理、集聚明顯、配套服務完善、創業環境一流、創新氛圍濃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南部整合提升與北部新建同步推進,15個以上區級特色明顯的高新技術產業園覆蓋下城全區,爭取50%以上申報成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樓宇)。
但是,下城區在發展中也遇到了“成長中的煩惱”,比如城市功能整體融合水平有待提高,轉型升級的任務日趨緊迫,新興產業整體競爭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南北之間發展不平衡,“二八現象”(占地三分之一的南部占整個GDP的80%,北部占GDP的20%)明顯,推進“南精北快”任務仍然艱巨。
如何依靠科技創新攻難克堅,轉型升級,成為區委、區政府關注的重大問題。
“創新中國產業園”的提出與形成,成為下城區以科技創新破解發展瓶頸的現實需求。下城區建設“創新中國產業園”有著深厚的土壤和環境,有著創新的靈感,有著探索的勇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要有新舉措,加快“南精北快”建設要有新創意。從2012年8月起,下城區科技局創造性地開展建園工作。其中一個創意是,與創業邦強強聯合,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創辦“創新中國產業園”。8月22日,下城區與創業邦簽訂合作意向書,正式確立建設“創新中國產業園”。
創業邦是專業從事為創新及高成長性企業提供服務的全媒體平臺。其舉辦的創新中國創業大賽,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型創業類活動。下城區通過借力這個平臺,不僅要吸引優質高成長創業企業落戶,更要將園區打造成引領下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高地。
創業邦有挖掘和培育創新型企業的優勢,下城區有區位優勢和服務優勢,雙方強強聯合,將吸引大量創業精英來下城創新創業。建立“創新中國產業園”后,杭州市下城區將成為全國唯一承載“創新中國大賽”優質高成長企業落戶的創新型城區。
下城區依托產業園這個重大創新服務平臺,將進一步發揮政府的引領和服務作用,從戰略層面上引領發展,將政府服務與企業主體活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雙方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開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篇章。這一決策,有力推動了下城經濟與社會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
一個平臺:力推下城區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創新中國產業園”作為一個重大創新平臺,承擔著引領和力推高新技術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重任。
下城區將“創新中國產業園”定位為,高平臺規劃、高水準建設、高水平管理,著力將“產業園”打造為下城區經濟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嶄新增長極。作為下城未來發展“兩輪驅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引擎,創新中國產業園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創意、信息軟件、科技投融資等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科研設計院所、科技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商等載體創新服務業企業于一體的高新示范園區。
創新中國產業園落戶在下城區北部,在這里可以有效集聚各類創新要素,推進人才、產業、機制和管理創新,為北部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新的活力,有力推動北部經濟社會發展提檔升級,發展創新型經濟可以加速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
我們看到“創新中國產業園”區位優勢明顯:毗鄰繞城公路,10分鐘內直達杭浦高速入口、高鐵樞紐中心站,20分鐘左右可到達市中心、機場、火車站,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創新中國產業園共4期,一期、二期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正在規劃三期、四期工程,五年內爭取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
為加快“創新中國產業園”建設,下城區推進與創業邦的深度合作,利用創業邦在美國硅谷、臺灣、國內一線城市開展的活動,加強對外招商力度,在由其推薦優質企業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創業創新型企業、科技企業和企業研發總部,特別是浙商回歸企業和有風投跟進的企業落戶,培育具有上市潛力的企業。
下城區在新的招商理念指導下,前期招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園區已吸引蘇州貝昂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阿特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金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發展潛力好的企業入駐園區。
下城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區積極構建“孵化器+加速器+創新中國產業園”三級創新載體,滿足不同成長階段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需求。創新中國產業園入駐企業的注冊資金,一般要在500萬元以上,企業納稅基數在100萬元以下的,三年累計增幅一般應達到100%以上,納稅基數在100萬元—200萬元的,三年累計增幅一般應達到50%以上。對于注冊資本、納稅達不到要求的,但發展有潛力的企業推薦到我區孵化器(國家級),對于孵化器畢業的企業可以優先推薦到創新中國產業園。#p#分頁標題#e#
一個機制:探索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充分發揮“創新中國產業園”引領發展,推動轉型升級的作用,下城區在園區管理和服務的機制上創新。
在政策服務上創新。下城區在已出臺“513武林英才計劃”、“1+X”等政策的基礎上,對進入“創新中國2012總決賽”的企業入駐創新中國產業園給予優惠政策:資助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創業資助資金;房租補貼,給予一定面積“兩免一減半”的房租補貼;基金支持,優先給予區科技信貸風險池基金、盛世武林基金、聯保通基金流動貸款擔保和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配套服務,符合條件的給予安家補助、住房補貼、子女就學等生活保障。另外,為解決企業融資難、前期啟動資金難和技術研發硬件不足問題,下城區配套引進清科集團、經緯中國等基金公司,同時擴充風險池擔保貸款額度至1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建立浙江工業大學博士后創新創業基地,為企業提供研發支持。
下城區新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實施辦法》、《關于引進海內外優秀創業創新人才的獎勵辦法》等文件,將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等五大重點領域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建成人才高地。
在管理服務上創新。為提升園區軟服務水平,確保創新中國產業園入駐企業享受高水平、高質量的管理服務,經下城區政府批準,成立了杭州迅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推廣、技術中介、科普宣傳、項目申請、企業認定、管理咨詢、園區管理等相關服務。
下城區科技局還將“創新中國產業園”作為今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專人負責,落實扶持政策,落實園區協調等工作。杭州市下城區科技局局長楊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面對新的形勢,面對區委、區政府對科技工作新的要求,科技工作也要轉型升級,提升管理水平,加大服務力度,提高執行力。我們要將園區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抓手,加大“創新中國產業園”宣傳力度,加快招商引資、招科引新和招才引智的步伐,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我們要做到勤政務實,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做民所需,杜絕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下城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高新技術產業在這里集聚,全國創業精英在這里拼搏,下城區“創新中國產業園”正在書寫創新驅動發展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