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合肥新橋國際臨空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及啟動區單元規劃舉行專家評審會,規劃成果即將出爐。
根據規劃,合肥新橋國際臨空產業園區定位為“周轉最快捷的支線航空樞紐、產業外向度最高的國際臨空產業示范園區、產城一體最有特色的產業新城”。
按照規劃設計,2030年,園區規劃建設用地32.5平方公里。其中臨空產業園27.5平方公里,空港新市鎮5平方公里。
打造臨空產業+高端休閑中心
“機場兩側區域,由于機場凈空限高因素,產業布置、建筑都有限高要求。”規劃人員說,為了滿足限制條件,合肥的臨空產業園可設計打造“一心、兩園、三區”。
“一心”,指的是圍繞機場東側的焦湖水庫、寶教寺水庫,打造服務于新橋國際臨空產業園區的高端商務休閑中心,重點發展高端商務、會議展覽、總部經濟、文化休閑產業等。
“兩園”方面,則是一個航空物流加工產業園,重點發展航空物流、保稅物流、流通加工;一個臨空高新技術產業園(北區和南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品、汽車高端零部件研發制造產業等。
“三區”,計劃依托高劉老鎮區,特色打造空港新市鎮發展區;建設空港門戶發展區,提升合肥的門戶形象;依托長崗社區,建設臨空產業園配套居住服務區。
軌道交通+BRT公交連接市中心
合肥新橋國際臨空產業園區位于新橋國際機場周邊,距市中心33公里。
目前,合肥市民前往新橋機場的途徑還比較單一,不過在規劃中,園區計劃通過現狀機場高速、合六葉高速、合淮阜高速、省道團肥路南延、新206國道和合肥中心城區緊密聯系。
而在公共交通方面,合肥城區軌道交通8號線將延伸到機場,為機場專用線,通過地鐵線的聯通,也能與高鐵南站進行連接,成為一條機場快速線。目前,軌道交通新橋機場站已結合航站樓進行了預留。
除了坐地鐵,未來市民也能通過BRT快速公交前往新橋機場。規劃設計讓公交線路形成環線,實現快速公交與軌道交通8號線、園區內部公交相連通,快速實現機場、城市市區、空港地區的一體化公交系統網絡。
7.5平方公里啟動區即將建設
按照提交專家評審的規劃稿,新橋國際臨空產業園區將劃分五個單元進行建設,最早開始建設的將是啟動區。
“啟動區位于機場東側,規劃建設用地7.5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發展區6.3平方公里,長崗社區建設區1.2平方公里。”規劃人員介紹,啟動區主要發展航空物流業和臨空高新技術產業,并預留綜合保稅區用地。“目前,水、電、氣等市政管線已接至啟動區周邊,可以滿足近期建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