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宜昌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市委、市政府近日聯合發文,將宜昌高新區白洋工業園由80平方公里擴展到156平方公里。至此,宜昌高新區再次擴容,規劃面積由建區之初的11.2平方公里增至260平方公里。
目前,宜昌高新區已擁有東山、猇亭、湖北深圳工業園、白洋工業園、生物產業園、點軍電子信息產業園六大園區,形成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元產業。近年來,高新區經濟指標年均增幅35%以上。整合擴容后,各園區發改、商務、國土、建設、環保、安監、房產、工商管理等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權限全部下放至高新區。白洋工業園、生物產業園范圍內的土地出讓收入為高新區區級財政收入,猇亭園區范圍內的土地出讓收入為猇亭區級財政收入。
除了高新區土地管理新政外,財稅管理制度也有大動作。為了助力高新區融資平臺招商引資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高新區所屬園區按城區財政體制規定執行。東山園區、生物產業園、白洋工業園的稅收收入實際分享部分以2012年為基數,未來四年內,宜昌市實際新增分享部分將全部返還給宜昌高新區;猇亭園區范圍內的稅收收入實際分享部分以2012年為基數,未來四年內,宜昌市實際新增分享部分將全部返還給猇亭區。
這意味著,宜昌高新區的財政自主權更大了,而責任也更加重大。園區內征地拆遷及配套基礎設施投入將由高新區負責,并償還債務。2013年-2016年期間,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兌現也由宜昌高新區承擔。
據悉,接下來高新區將成立土地儲備開發分中心,設立投融資平臺,以企業化運作、市場化運行的模式開展各個園區的投資建設,承擔管理范圍開發的最終損益。“這種責權利對等的管理模式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更好地發揮園區的體制優勢,充分調動各種有利的資源要素加速在園區聚集。”對全新體制機制下高新區的發展,宜昌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美仁信心滿懷。他表示,擴大區域范圍和下放管理權限對宜昌高新區來講是一個戰略性的機遇,是歷史發展的里程碑。高新區將以此為契機,以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新理念、更活機制、更好服務,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產業培育和新城建設,努力將高新區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創新型特色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