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遼寧省在沈撫新區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在現場了解到,沈撫新區以規劃先行引導產業布局和新區建設,未來將圍繞大數據、大健康、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功能磁材料、先進能源裝備五大特色產業,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集群。
沈撫新區規劃建設發展過程中堅持規劃先行、產業先導、集群發展、開放共贏的原則,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激發創新活力。未來將圍繞五大特色產業,形成“1567”共19個產業單元,分別為1個文化創意島、5個特色產業小鎮、6個產業服務區、7個創新產業園。
新區的規劃突出體現了“高”“新”“綠”“升”四個特色。“高”為高點定位——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遼寧極核”的高度謀劃新區未來發展定位;“新”為創新驅動——順應全球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革命,以規劃創新引領新區發展方式轉型,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體制機制創新構建高效運轉的管理體制;“綠”為綠色低碳——建設海綿城市、生態城市、智慧城市,加強低碳、高效、清潔的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升”為存量提升——借鑒先進規劃理念,采用“白地”“灰地”等新型用地方式和TOD鄰里中心、產業便利中心等復合開發模式應對規劃的剛性與彈性之間的矛盾,并以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提升新區活力和品質。
同時,沈撫新區規劃布局了“一心、三軸、四廊、六區”的空間結構。“一心”為集生活、生產、文化、旅游多功能的綜合服務中心;“三軸”自北向南分別是渾河生態休閑軸、沈撫大道城市發展軸、城際鐵路產業發展軸;“四廊”為沿著三環、四環、沈中線、沈通線形成的生態廊道;“六區”為六個產城融合的功能區,分別為渾河沿岸的生態城市示范區、復合功能示范區,城際鐵路以南的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城際鐵路和沈撫大道之間的創新合作產業功能區,以及拉古片區的特色產業功能區。
據介紹,沈撫新區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集群,并成為帶動遼寧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到2020年,新區將基本建成產業資源體系平臺,成為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到2040年,將成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示范區,人口規模達到4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