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規劃方案專家咨詢會舉行,來自國內城市規劃業界的頂尖專家齊聚一堂,為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規劃方案尋診把脈、獻智出力。
《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中提出,加快建設“三港三城三基地”,全面提升對接服務上海水平。“三城”中的生命健康科技城地處啟東,規劃與上海浦東機場和上海自貿區僅50分鐘車程。作為南通對接服務上海最前沿的平臺,項目備受各方注目。
生命健康產業,啟東有優勢
在崇啟大橋北翼71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就是南通規劃對接服務上海的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目前正對沿江岸線進行重點整治,建成后可形成大量的陸域用地,為科技城的開發提供后備土地資源。
生命健康產業是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是啟東市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啟東市長黃衛鋒表示,近年來,啟東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創新支撐平臺,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的基地化項目,目前已聚集了以拜耳、尚華、蓋天力等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打造出“白加黑”“達喜”“金克槐耳”等一系列國內外知名品牌。
“啟東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物醫藥生產研發企業,建設生命健康科技城擁有了良好基礎。”上海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獎勵委員會秘書長陳少雄說。
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公司總經理王蘭忠認為,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因原有物理空間飽和、土地規劃限制及外地成本低、政策吸引等因素,近年來一批創新型研發企業選擇異地規模擴張。啟東的區位優勢獨特,加上便捷的交通條件和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眾多企業的首選之地。
“生命健康科技城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生命健康產業將是未來最大的增長點。”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技術創新引導處原處長劉兵說,全球發達國家都在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而啟東正處于創新高地的周圍,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產業,把健康服務產業與文化、休閑、旅游、科技等相融合,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發展未來可期。
建科技城,平臺有依托
去年11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將依托北大生命科學華東研究院,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培育國家級孵化器,并與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等合作,探索建立從臨床到產業化期間的片劑中試平臺、尚華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家生物抗體中心平臺。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對北大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一年來的工作感慨萬千:“這一年來,我們和啟東合作非常愉快。很有信心和啟東一起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好。”
吳虹透露,一年間,研究院成功支持了11個專利孵化項目和1個專利轉化項目,建立了公共服務平臺,醫學檢驗、微生源、醫藥制劑、食品安全監測等項目落戶啟東,募集產業基金超過8億元,可為啟東帶來10億元以上的落地項目和未來的百億產業,加速啟東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12月1日,啟東領星醫學檢驗所揭牌,成為北大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成立后的第一個入駐項目,項目總投資1億元。投資人領星生物科技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許強對做好企業很有信心。“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將企業落戶,得益于啟東各級政府的支持。希望在啟東能夠做出成績,落地生根。”
北大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張泳認為,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啟東的配套服務能力,吸引更多生物醫藥方面的科技人才,促進北大生科華東產業研究院與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共贏。
未來發展,前景很廣闊
按照“一核三區”進行空間功能布局,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核心區10.4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生物醫藥研發集群以及綜合服務配套區域。未來重點發展基因檢測、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產業,利用啟東較低的生活成本、綠色生態的生活環境及緊鄰上海直通互聯的區位優勢,把健康養生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的進程中。目前,相關規劃已全面啟動。
對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的未來發展,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特聘專家朱若霖希望,啟東要吸收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與張江生物醫藥基地深入對接,充分總結了解張江生物醫藥發展過程的經驗教訓,快速布局,形成創新為主、定位高端的產業要素集聚地,并依托重點項目,推動產業迅速發展。
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晉生認為,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除了要做好建設規劃外,還要做好發展戰略、經營方面的規劃,鑒于啟東的創新能力、高端人才相對不足,必須明確產業定位,注重產業轉化方面的項目引進。同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做好產業政策、人才政策的頂層設計,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來啟東創新、興業。
啟東市委書記王曉斌說,作為對接服務上海的橋頭堡和前沿區,啟東將緊緊圍繞生命健康科技產業定位,放大自身特色優勢,加速集聚上海高端要素,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著力把生命健康科技城打造成為長三角生命科技創新基地、健康產業集聚區、濱江休閑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