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區已逐漸成為國內各類成熟園區轉型升級的典范,智慧園區依托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深入定義園區業務架構,向下匯聚各類智能前端子系統,向上支撐園區所需應用開發,實現園區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運營管理高效化。
目前,我國園區正在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渡,在形式上有單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內容升級,打造多產業聚集和社會服務職能,并逐步向新區方向發展。在新區階段,商業、金融等配套服務進入園中,產業中心逐漸形成,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開始全面布局。
在智慧產業園區方面,我們認為,基于互聯網+的綠色智慧、生態共聚的產業園是發展方向,構建互聯網+的O2O智慧園區平臺是關鍵舉措,平臺+生態圈的園區發展模式是必然趨勢;同時,也需要有開發、發展、運營、商業以及管理等模式的創新作為探索中國智慧產業園區發展的新思路。
“互聯網+”產業園區向智慧產業園區發展的模式創新
未來智慧園區的三大重點發展戰略
1、實現園區與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
產業園區透過核心和關聯產業的聚集,達到產業規模效應,人才和知識聚集,生產力提升,供應鏈效率提升。未來城市發展與管理可以以智慧園區建設為牽引,拉動智慧城市建設,并將智慧園區的管理職能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去,實現智慧園區管理與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極具區域影響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體系。
2、建設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
智慧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沿著"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發展,且智慧園區建設中非常注重公共領域管理與服務,緊緊圍繞公眾需求,加快建設面向個人用戶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建立惠及人人的電子政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
3、注重園區發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智慧園區將會朝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未來智慧園區建設將會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型等產業的發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將新的技術、管理手段、管理平臺與園區的創新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智慧園區建設必須與園區產業發展相結合。引入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智慧產業,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務"的全方位園區產業格局。
綜上所述,基于目前我國智慧園區的發展現狀,未來智慧園區發展將趨于三大重點:實現園區與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建設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注重園區發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其核心是如何利用更高效、更合理的方法,通過軟硬件、服務和物聯網技術來提高辦公和管理效率,提升園區產業服務的水平,使服務做到明確、靈活和及時,實現園區運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