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9月12日下發滬府[2001]第34號文批準建設。由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紫江集團、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等各方面共同籌劃。是集科研、人才、資本、產業等優勢、運用市場化運作方式而設立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紫江集團、上海聯和投資公司等七家股東單位共同投資組建。于2002年6月25日奠基,一期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2003年,被列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6年3月,園區通過國家省級開發區審核并予以公告; 2009年9月,被國家發改委授予“上海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被國家商務部和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生物醫藥)”。2009年10月,園區被中組部認定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園區”,被上海市商務委授予“上海市軟件出口(創新)基地”;2010年12月,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揭牌;2011年3月,被上海市評為“上海品牌園區”;2011年6月,獲得國務院《關于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2012年12月,被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認定為“上海市知識產權示范園區”。
高新區由大學園區、研發基地和紫竹配套區三部分組成。大學園區以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為主,通過校企互動合作,充分發揮大學的科研和人才優勢。研發基地瞄準世界科技革命中的新興產業領域和傳統產業的新型發展發向,吸引各類研發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入駐;并大力促進EDA平臺、IP平臺、設計企業孵化中心、多項目芯片加工服務中心和創業投資中心等技術支撐平臺建設。紫竹配套區位于高新區東南角,將規劃建設大型生態化國際社區。
功能定位
產業功能
以集成電路與軟件、新能源、航空、數字內容、新材料和生命科學等六大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
服務功能
為進入高新區的科研人員和國內外高科技人才提供科技創新的服務。人力資源服務、風險投資服務、中介咨詢服務、通訊信息服務、交通運輸服務、會務展示服務、娛樂休閑服務……
孵化功能
主要利用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高新區內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建立完善的孵化體系和硬件設施,支撐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轉化。
引資功能
運用政府所賦予的優惠政策,依托高新區內形成的人才和科研優勢,堅持科學的產業功能定位,形成產業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實現人才與產業集聚的放大效應。
輻射功能
形成具備向傳統產業的輻射功能,為提升吳涇、閔行老工業基地的產業附加值和技術能級作出貢獻。
支撐區域內城市化建設、發展的功能
隨著高新區建設的推進,形成輻射效應,改善吳涇、老閔行地區的社會綜合水平。與浦東新浦江鎮建設形成互動,使之成為上海西南、黃浦江沿線又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