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位于南京市東部風景秀麗的紫金山腳下,毗鄰南京理工大學。園區自2001年成立以來,先后被批準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省級開發區、南京軍民兩用科技示范園、硅谷(南京)創新創業基地、江蘇省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園,成為南京科技創新的“硅谷”。2011年9月10日,以園區為依托整體改造的紫金(白下)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市委楊衛澤書記親自揭牌,成為全市第一家啟動建設的科技創業特區。
一、區位優勢優越
園區位于主城區東南部,地處紫金山與青龍山構成的生態走廊內,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繞城公路,距城市中心-新街口僅8公里。內外交通極為便利,從園區到繞城公路、寧杭高速、滬寧高速均不超過3分鐘車程。
二、交通優勢凸顯
園區經緊鄰的繞城公路可在15-20分鐘內直達長江二橋(新生圩碼頭)、三橋、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園區是目前南京市內外交通最為便利的省級開發區。隨著周邊緯六路、緯七路的貫通,物流中心、火車南站以及繞城公路快速化改造等項目的陸續建成,將進一步提升了園區周邊的交通能力,便于園區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和產品口岸通關。
三、規劃布局合理
園區按功能劃分為創新園、創業園、服務園,并與南京理工大學校園構成獨特的“四園合一”的有機整體。園區堅定不移地走精品路線,按照“總部加研發,特色鮮明、建筑風格獨特、人文生態環境優美”的標準,不斷提升園區的品質和內涵。
四、品牌優勢突出
園區自成立以來先后被批準為“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國家大學科技園”、“江蘇省重點小企業創業基地”、“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省級現代服務業(科技)集聚區”、“南京軍民兩用科技示范園”、“美國硅谷(南京)創新創業基地”、“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協會(美國)南京創新基地”、江蘇省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園。園區擁有兩個國家級、四個省級等眾多品牌,不但為園區一區多園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政策支撐,而且為未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產業定位高端
園區重點發展以云計算、物聯網(智能交通)為主導產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適度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戰略產業。產業形態以孵化、加速以及研發中心加總部為主。目前,已引進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萊斯科技、LG白電研發中心等一批成熟總部型企業以及杰邁視訊、云創存儲、浩之德智能、蘇美侖科技等一批高端人才團隊孵化企業。
六、科教實力雄厚
園區周邊聚集著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8511所、55所、28所等一批國家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及6萬余名高科技人才,在科研、技術、專利、實驗、檢測、人才等方面對園區形成了強力的支撐,特別是與南京理工大學一墻之隔的特殊地理位置,為園區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七、現代服務業發達
白下區作為南京市的商貿商務中心區,精品商貿、高端商務、會計金融、法律咨詢、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極為發達,為園區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完善的服務保障。
八、生態環境優美
園區地處紫金山與青龍山脈構成的生態走廊內,被運糧河、永豐河水系環抱,自然景色怡人。
九、服務平臺健全
構筑以園區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為目標、以高端綜合服務為依托的服務體系。以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為重點,創新服務理念和內涵,積極打造高端綜合服務平臺,全方位的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融資平臺。針對企業發展存在的資金瓶頸制約問題,園區除每年舉辦多場銀企對接會為企業解決急需貨款外,還成立了貸款擔保公司,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同時積極籌劃成立風險投資基金,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科技與人力資源平臺。針對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和高端人才需求,園區正著手籌建科技與人力資源平臺,將南京和科研院所的技術與專家資源進行整合,并與企業“無縫”對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緊密結合.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已引進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專利申請、海關報關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的發展需要提供便利、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
園區首期開發2平方公里,由創新園(高新技術研發孵化區)、創業園(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集聚區)、服務園(總部經濟及綜合服務區)等組成,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總部經濟的理想之地。
創新園—占地150畝,位于南京理工大學南側,光華路北側,定位為國家級科技孵化基地。建有白下321國際人才孵化器、南理工科研孵化樓、南理工創新工程中心、綜合孵化樓等,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
服務園—占地150畝,規劃建設1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服務樓宇。位于光華路南側,生產型服務業及綜合配套服務區。建有必得科技研發中心、德蘭科技大廈、星展科技大廈等,未來將建成約15萬平方米的創業加速及配套服務設施。
創業園—占地2646畝,位于繞城公路和雙麒路以東、運糧河以西區域內,總部、研發中心、加速器基地。建有軟件信息服務中心、云計算孵化器、天安數碼城以及十余個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未來將建成240萬平方米、適宜工作休閑的綠色生態區、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務區。
截止到2012年2月底,園區引入企業320余家。其中,包括以華夏融創為代表的總部型企業、以LG全球白電研發中心為代表的研發型企業、以萊斯信息、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為代表的智能交通企業、以云創存儲為代表的云計算企業,以杰邁視訊、浩之德智能、蘇美侖科技為代表的高端人才孵化企業。 #p#分頁標題#e#
未來園區將按照“小而全、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特”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海外領軍型和高端型人才集聚高地,建成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功能完善、特色鮮明、核發競爭力強的創新型園區,成為集生態環境優美、建筑風格獨特、數字化、智能化、人文化的高新技術研發孵化基地和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總部經濟的集聚區;以創新發展為引領,抓住當前加快南京及東部“三區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圍繞集聚高端技術、高端人才、高端產業和高端客戶的目標定位,把園區建設成為集規模、品質、創新和活力為一體,南京乃至長三角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