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今年,河南省共有25個縣(市、區)申報田園綜合體項目,最終確定6縣(市)。排名靠前的鶴壁浚縣、洛陽孟津縣作為國家試點進行建設推廣。按照方案,中央及省財政按照每個試點2500萬元左右進行支持。
山 東
山東省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對該省擇優選報的14個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進行認真評選,將“臨沂市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選為國家試點項目,“濰坊市昌邑濰水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選為省級試點項目。
四 川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成為今年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項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牽頭實施,三年計劃總投資21億多元,其中吸引的金融和社會資本占比將近70%。
河 北
河北省確立的試點項目花落唐山市遷西縣花鄉果巷項目,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三年。該項目規劃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園區面積18000畝,計劃總投資21.5億元。
關 注
多省公布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
財政部確定的全國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正在漸次從紙面走向現實。日前,河南、四川、河北、山東等地陸續公布了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并安排省級財政資金予以支持。自此,這一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在政府層面運作并備受市場關注的概念,終于在現實中落地。
今年6月,財政部下發通知,田園綜合體國家級試點的規劃周期為三年,18個試點省份,每個地方安排試點項目1~2個。對于確定的試點,從中央到地方都會予以財政資金支持。同時,財政部還鼓勵有條件的省份開展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每個省份數量控制在1~2個。如建設成效較好,符合政策要求,今后可逐步納入國家級試點范圍。
與之相應的是,在政府推動這次試點之前,出于對市場的敏感,早就有企業進行了主動探索。比如,2012年,田園東方就率先在無錫陽山鎮“探路”田園綜合體。憑借多年積累的田園綜合體運營經驗,從2016年起,田園東方開始積極向全國拓展新的落地項目,創新實踐模式,至今已經簽約的項目有上海松江、成都三星、成都蒲江、大理洱海、天津薊縣等。
地方看點
浙江探索田園綜合體建設
當下,田園綜合體被看作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產業發展,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以及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相對于其它地方,浙江的探索早已開始。
村民入股,投身美麗經濟。2015年,縉云筧川村接受專家意見,建設花海。前期,村集體投入500萬元,成立筧川花海產業有限公司。2016年5月28日,花海正式對外營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第一天門票收入就達到42萬元。同年7月,村兩委又倡導村民入股追加投資,建設其他娛樂休閑設施。這一次,村民們積極響應,第一周的入股金額就達到200萬元,后來共籌集到1400萬元資金。憑借花海及其后續項目,這個小村去年實現了900余萬元門票收入。
文化創意,激活隱秘山村。過去的甌海盤垟村,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古老村落。5年前,浙江隱墅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勇偉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改造村里57座廢棄已久的石頭民居,利用村莊的歷史文化與周邊旅游資源打造田園綜合體。2013年,馬勇偉團隊和盤垟村正式簽下15年的房屋租賃合同,盤垟村變身“盤云谷文化創意村”。馬勇偉將盤云谷文化創意村稱為“文化社區”。在這里,民宿主人們因為相同的愛好聚集在一起,他們交流想法碰撞火花;歸國華僑帶來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酒文化,在民宿一樓吧臺可以品嘗鑒賞紅酒……
三產融合,鄉村注入活力。入夏以來,臺州黃巖區北洋鎮前蔣村老人蔣世岳常念叨的,就是已經完工的藍美莊園二期項目。自從藍美莊園在該村落戶后,許多村民都將土地流轉給了莊園,不僅可以拿到土地流轉租金,還可以去莊園上班,收入較之前翻了好幾番。今年,黃巖又大力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