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產業要實現大發展,就必須要有大承載。”7月11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吉州區工業園內水、電、路網、綠化等基礎設施完善,公租房、新市民公寓、豪華影院、大型購物商場、高檔寫字樓、品牌餐飲連鎖、醫院、公共交通等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中,一個宜居宜業宜商的產業新城正逐步形成。
一直以來,吉安市持續推進深化園區改革,按照“擴規融城”和“產城融合”的要求,在布局生產性配套的同時推動生活性服務業配套,打造產業新城,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積極推動區域基礎設施大配套,開發和拓展水、電、氣、通訊、路網等基礎配套設施,夯實城市基礎。今年1至4月,全市工業園區共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4.3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14.1%,增幅位居全省第三。同時,深入推動金融、物流、信息、污水處理、標準廠房等生產服務配套,大力提升生產要素資源的吸納力和支撐力。1至5月,全市工業園區32個生產服務配套項目開、竣工,總投資額20.1億元,其中16個項目竣工;標準廠房新開工面積41.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46萬平方米。此外,加快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微公交等生活服務配套,切實提高對園區務工人員的吸納和服務保障能力。全市工業園區22個生活服務配套項目開、竣工,總投資額8.81億元,其中15個項目竣工;保障性住房竣工1660套,建筑面積8.88萬平方米;4個園區開通園區微公交32輛,運送人員18萬人次。
按照“先易后難、各個擊破,盤一處、活一處”的原則,我市通過資產并購重組、注資、股權轉讓等方式,整合盤活土地資源、閑置資產,促進小微企業嫁接改造。前5個月,全市工業園區清理閑置低效土地25宗、閑置低效面積631畝;盤活17宗,盤活面積295畝,新入駐企業17家,總投資額8億元。
奮發終有為。井岡山經開區、吉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福工業園3個園區獲“2015年度全省先進工業園區”稱號。井岡山經開區和永豐工業園入選2015年度全省前20位“兩率一度”先進工業園區。上半年,預計全市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27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110億元,稅金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