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臺縣通過大力實施“浙商回歸” 工程,吸引在外鄉賢投資建設專業大市場,依托“特色小鎮”,促進傳統產業集聚轉型。
這兩天,在位于白鶴鎮的襪業特色小鎮,天臺縣首屆工業旅游節正在舉行。旅游節的重頭戲是總投資3.6億元的白鶴國際襪業城全面啟航。該襪業城是我市“浙商回歸”重點項目,目前已有300多家實體商戶入駐。陳荷琴夫婦從事襪業經營30年,過去他們在左溪村的家里做襪業生意,今年下半年他們在市場上租了兩間80平方的商鋪,現在每天的收入是過去的好幾倍。
襪業市場經營戶 陳荷琴:“這里好,市場好,打開市場我們就搬到外面出來。我感覺生意天天有,環境肯定比左溪好,消防安全的!”
除了像陳荷琴這樣從左溪、鶴棲新村等襪業村集聚到市場的傳統經營戶外,一大批電商也陸續匯聚到這里。在市場三樓的遠景電商產業園,目前已有40多家襪業電商大戶進駐。
襪業市場電商經營戶 許光明:“信息更方便了,拿貨更便利了!然后快遞在這里收取貨也會更加方便!國際化了!在國際的市場里接觸好一點!”
白鶴襪業始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并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繁榮期,全鎮逐漸形成了左溪、鶴棲新村兩大襪業區塊,襪商規模最高達2000多戶。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以傳統家庭作坊和個體經營為主的白鶴襪業,一直存在低、小、散的問題。雖然這幾年電商蓬勃發展,但受制于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因素,白鶴襪業的發展亟需轉型。為此,當地政府決定建設一個集約規范、規模大、規格高的專業大市場,來帶動襪業的轉型升級和品牌提升。在鄉賢的大力支持下,“浙商回歸”項目白鶴襪業城順利落戶襪業特色小鎮。
天臺縣白鶴鎮鎮長 徐威:“作為我們鎮黨委政府來說,要繼續加大指導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品牌的入駐,包括一些襪商的引進,還有專業人才的引進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除了商鋪外,襪業城還規劃建設了襪業文化博物館、智能襪機體驗館,希望以襪業文化帶動當地的工業旅游發展。
天臺縣白鶴鎮鎮長 徐威:“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個商貿城,把這個襪業城同我們文化旅游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來真正提升襪業產業的層次。”
象白鶴襪業一樣,近年來,天臺縣致力于通過引進浙商回歸資金建專業大市場的方式,來促傳統產業集聚轉型。2015年5月,總投資10億元的天臺金恒德中國汽車用品城一期項目在汽車用品特色小鎮——坦頭鎮建成。目前,市場已吸引當地300多家企業和商戶入駐,為促進汽車用品的集聚轉型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