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青島市城市發展規劃和產業空間布局的要求,考慮海水淡化工藝裝備自然地理條件需求,《規劃》以青島市藍色硅谷、西海岸新區為核心,規劃建設2.5平方公里海水淡化裝備產業園,構建海水淡化裝備產業“東谷西區”的空間布局框架,帶動海水淡化裝備及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發展、高端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東谷”即青島市藍色硅谷,規劃布局位于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主要功能是“智力引領、科技支撐”,規劃面積0.5平方公里。這一區域將集中布局海水淡化科研公共服務平臺,集聚國內外先進海水淡化科研機構,組建青島海水淡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中國海水淡化裝備智力“硅谷”,為我市海水淡化裝備提供智力支撐。重點引進國內外海水淡化裝備科研機構及研發中心,成立海水淡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跟蹤國際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新趨勢,對反滲透海水膜元件及膜壓力容器、海水高壓泵及海水高壓循環增壓泵、能量回收裝置、海水預處理膜過濾裝置,低溫多效海水蒸發器、蒸汽噴射器等海水淡化關鍵裝置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力爭形成技術突破,帶動我市海水淡化裝備產業高端發展。“西區”即我市西海岸新區,規劃布局位于前灣港臨港產業區及董家口臨港產業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前灣港臨港產業園區規劃占地面積0.5平方公里,董家口臨港產業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
據了解,前灣港臨港產業園區建設以中型和小型海水淡化成套裝置為主的裝備制造基地;董家口臨港產業園區以對岸線有要求的大型反滲透膜法、低溫多效熱法成套裝備為發展重點,定向引進國際大型海水淡化裝備集成商,突破技術,建成大型海水淡化裝備集成基地;引進消化吸收能量回收裝置等海水淡化關鍵裝置技術,積極與國外海水淡化關鍵裝置制造企業開展合作,實現反滲透膜法、低溫多效熱法關鍵裝置的本地化制造;鼓勵、引導有色金屬材料、特種高分子材料、非金屬材料、腐蝕與防護等企業向園區集聚,形成海水淡化裝備制造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