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崇仁縣工業園區,聚集著86家變電設備企業,其中相關配套企業40家,園內生產的中低壓變壓器在全國市場覆蓋率居第三。日前,各地產業發展從遍地開花向集群式發展的升級特征明顯,產業集群對江西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量不大、實力不強、結構不優一直是江西工業發展的“短板”。新世紀以來中部地區經濟增長一方面依存于資源,一方面借助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一些地方工業項目布局遍地開花、多而不強。而現在,以產業集群發展為抓手優化產業結構、強化區域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成為江西基層縣市的共識,不少地方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定位實施定向招商、補鏈招商、延鏈招商。
在吉安市集中培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全市目前共有電子信息及配套企業350多家,初步形成了計算機、通訊終端等6個百億元產業集群,被工信部評為“電子信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化示范基地”。
在撫州市高新區,生物醫藥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的企業數量超過110戶,占投產企業數量的70%以上。撫州市委書記龔建華說,現在我們產業方向非常明確,圍繞地方產業集群進行招商,“不是好菜不進籃”,主動參與構建東中西部新的產業布局,避免再走引進—清理—再引進—再清理的老路。
經過近年來的培育發展,宜春鋰電新能源、鷹潭銅合金、樟樹醫藥等產業集群對江西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13年,江西全省重點調度的60個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00億元人民幣,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5%;集群內相關企業超過1萬戶,從業人數近一百萬人,占全省工業園區從業人數的53%;重點產業集群對全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38.9%和33.3%。
今年前8個月,江西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60億元,增幅列全國第四。為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江西目前從60個重點產業集群中優選了20個建設工業示范產業集群基地。江西省工信委主任吳曉軍說,為進一步促進示范產業集群發展,江西省將在專項資金安排、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大項目實施、企業融資、用地保障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和重點服務,引領全省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力爭到2017年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60個。
在產業集群發展的浪潮中,市場之手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產業龍頭企業成為推動產業集群的生力軍。在撫州市南城縣,來自福建晉江的倍護公司主要生產紙尿褲等嬰幼兒用品,今年倍護公司投產后又投資興建了千畝產業園,采取控股方式從福建、廣東引入了為其生產配套的吸水紙等五家企業。
廣西投資集團等投資的廣銀鋁業在撫州市臨川區撫北工業園投資50億元建設三千畝的鋁加工產業園,統一建設園內污水處理等設施,園區自己使用一部分,其余招商,目的是打造鋁加工產業集群,讓相關上下游企業輕資產進入,形成相對完整的配套體系和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