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2013年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印發,我省將著力打造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經濟戰略平臺。選擇重點領域,依托大型骨干企業,實施重點項目,在各領域、各行業創建一批亮點突出的標志性示范工程,強化以點帶面,加大示范典型推廣力度,均衡推進循環型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方案》明確,我省將確保2015年底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
今年建成金昌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
依照《方案》,2013年我省將基本建成金昌有色金屬新材料循環經濟基地,蘭白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環經濟基地和酒嘉清潔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環經濟基地,完成規劃確定的基地建設目標任務的80%,其他4個基地完成規劃確定的基地建設目標任務的60%以上。金昌、白銀、隴西、華亭、武威黃羊5個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進度要達到50%以上。依托骨干企業、園區和產業基礎,在對應區域初步打造形成9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其他7條產業鏈上的關鍵項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創建60家省級示范企業;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
此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工業領域初步形成企業小循環、園區中循環和社會大循環,構建以有色黑色金屬為主的冶煉采礦業、以精深加工為主的石油化工業、以煤炭綜合利用為主的煤電化工業、以農副產品中醫藥深加工為主的農畜產品加工業、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配套高載能等5大工業循環產業體系。培育形成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領域形成種植—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的完整產業鏈,畜禽養殖廢棄物、地膜、尾菜等農林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顯著提高。社會領域重點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在廢舊電池、廢舊電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等領域有所突破。
爭取國家在產業布局方面給予支持
一步,我省將以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為平臺,圍繞重點領域的轉型跨越,發展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由有關部門、市州政府和重點企業向國家有關部委匯報銜接,爭取國家在重大產業布局、項目資金補助、項目核準等方面給予支持,著力實施好一批具有支撐性和標志性的循環經濟重大項目。特別是以生態安全為重點的生態保護與治理項目,以清潔能源及配套先進高載能產業為重點的河西清潔能源國家示范基地項目,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產業項目,以煤炭開采和深加工循環利用為重點的隴東煤電化工基地項目,以環境保護為重點的城鎮化建設項目。
并以白銀市產業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金川公司、白銀公司、酒鋼集團、窯街煤電等4家企業為示范,加快煤炭、礦產、工業廢渣、余熱余壓余氣等資源綜合利用。充分發揮“金昌區域模式”和“白銀公司模式”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實施百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千萬噸化工循環產業、千萬千瓦級新能源開發和轉化等工程,帶動5個工業循環經濟基地建設,初步打造形成有色與精細化工,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等循環經濟產業鏈。在全面落實《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積極開展“3622”工程,即培育30個循環經濟示范工業園區,培養60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組織200戶工業企業實施自愿清潔生產審核,組織200戶以上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效對標達標活動。
建立廢舊手機等通信產品回收體系
同時,我省將以推進旅游業、通訊服務業、零售批發業、餐飲住宿業和物流業服務主體綠色化、服務過程清潔化為重點,促進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引導人們樹立綠色循環低碳理念,轉變消費模式,加快構建循環型服務業體系。
我省將重點推進旅游景區建設和管理綠色化,引導低碳旅游和綠色消費,逐步在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崆峒山景區、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開展循環型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試點工作;并推進綠色通訊基站建設,開展廢舊通信產品回收,推廣應用以自然冷熱源和蓄電池溫控為基礎的空調升溫啟動技術,初步建立廢舊手機、電池、充電器等通信產品的回收體系;推行零售批發業清潔生產,促進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現有商用建筑進行保溫、隔熱改造,開展廢棄包裝物、廢棄食品、垃圾等分類回收;推進餐飲住宿業綠色化,倡導綠色服務,推動餐飲住宿業照明、空調、鍋爐系統節能改造,使用節能節水產品,分類存放餐廚垃圾等;加快綠色倉儲建設,提高物流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