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處于新技術革命的前沿,正將智能科技和創新驅動作為發展的新引擎,在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陣容中成為‘首發’城市。”9月的渤海灣畔,天津第六次牽手夏季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先生這樣評價這座城市。
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這已經是夏季達沃斯論壇連續三年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內容作為論壇的主題。可以說,第四次工業革命正一步步演進,滲透到城市發展的各個角落。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天津自身也肩負著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從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從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到天津自貿區掛牌,站在國家發展戰略歷史性窗口期的天津,有了自己的定位。
智能產業是創新發展的標志之一。在天津濱海新區,有兩家能夠實現“上天入海”的科技企業在今年5月天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分外搶眼,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400架無人機點亮海河夜空,讓人驚嘆。公司成立不到3年,已涉獵無人機的諸多產業,成為中國國內為數不多覆蓋商用無人機整體產業鏈條的民企。深之藍水下新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更新的深之藍“魚臉識別”技術,可以在0.1秒之內,快速顯示出魚類的具體名稱,準確率達到99%以上,為工業探測、搜救捕撈、深海生物研究等領域提供服務。
濱海新區的發展是天津積極謀劃智能科技產業戰略布局的縮影,近年來,天津加快培育“大智能”創新體系,建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健康醫療和智能農業等產業集聚區,打造“天津智港”。截止目前,天津智能工廠已經遍布146個行業領域;天津與智能科技產業相關的科技創新平臺已發展到近300家;天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000家,累計認定、支持“殺手锏”和市級重點新產品超過1000項。
推動高質量發展,更要轉變發展理念。天津以優惠政策為杠桿,通過制定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的“捆綁式火箭”,營造良好環境,助推智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設立海河產業基金,聚焦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出臺“津八條”,鼓勵企業家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金融創新和管理創新,為企業家創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
出臺《天津市關于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聚焦智能終端、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應用等三大領域,重點加強對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軟件開發等“軟產業”的支持。
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在高層次創新人才、高層次產業人才、高技能人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創新創業平臺、人才創新創業、人才落戶、發展環境等8個方面,系統提出30條具體措施,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
出臺《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鏈后端,支持天津市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提升創新能力、提升技術商品化能力、提升衍生孵化企業能力,打通科研與產品開發之間“最后一公里”。
科技也實實在在走進生活,為人們帶來真真切切的實惠和便利。
天津市300余條公交線路、6300輛公交車全部支持掃碼乘車。天津高速356條人工車道全部開通手機掃碼支付功能。
天津主城區超過9成以上的菜場攤販都支持移動支付,老百姓買菜再也不用帶錢包,商家還能通過移動支付享受理財、保險等服務。
天津實施“互聯網 智慧醫療”,預約診療、自助機掛號結算、自助打印影像膠片、手機在線繳費、智能分藥、信息推送等便民惠民服務,均通過手機客戶端、網絡終端進行。
……
夏季達沃斯論壇是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天津可以看世界,世界也在看天津和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的今天,天津正以創新孕育活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