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做全面部署。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只有對農民進行產業組織的重塑,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以茶業為例子,雖然經歷了2005年-2015年中國茶的黃金十年。但是中國茶產業依然“小散亂弱”,并沒發育起來市場化能力很強大的企業,企業規模仍很小,產業仍很分散。這也是中國茶葉至今沒有誕生“大品牌”“大公司”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抓住產業機會,實現快速發展?
一、盤活資源 制定策略
當前,在精準扶貧、全面奔小康、中華民族復興的國家戰略下,茶業是重要的富農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如何做強做大茶產業,是茶區政府的重要命題甚至是核心命題。而隨著一系列新政的出臺,尤其政務消費嚴控之后,絕大部分茶企水土不服,又一次陷入困境,他們已經無力承擔振興區域茶產業的重任(很多企業再一次陷入破產)。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政府要親自組織產業資源(組織農民、組織資本、組織商業),推動產業發展。
第一層是產品戰略,具體為農產品品牌塑造、營銷突破,實現產品的市場溢價和繁榮。
第二層為產業戰略,構建合理的產業鏈條,整合產業鏈上優質資源,通過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第三層面是區域經濟戰略,通過主導性農業產業,帶動關聯性產業發展,實現相關產業配套,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共同富裕。
二、嚴控管理提升附加值
而具體到某一個農業企業,我結合“幸福茶農”項目的實踐和經驗,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建議。
1.生產管理
在集團的茶葉基地成立幸福茶農專業合作社,組織全國的專家教授和技術能手,手把手或者通過互聯網輔導、培訓茶農,提升茶農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種植水平。同時,通過互聯網,科技化管理茶園,保證茶葉品質卓越。只有品質過硬,茶葉才能暢銷,茶葉暢銷了,茶農們增收致富就能有長期的保障。
2.茶旅結合
指導茶農不僅要把茶葉品質管好,還要把茶園、茶山、茶村建設得更美麗。幸福茶農通過專業的規劃設計和科學的日常管理,把幸福茶農打造成茶旅結合、天人合一的亮麗風景,增加茶農收入,提高茶農的勞動積極性。
3.文化引導
以村為單位,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移風易俗,端正茶農價值觀。除了茶葉生產加工的培訓,幸福茶農定期組織專家,給茶農進行養生保健、茶文化、兒童教育等內容豐富的培訓。在幸福茶農大家庭里,茶農不僅致富,還要擁有優良的傳統美德,誠信戒欺,家庭和睦,鄰里友好,生活幸福安康。
中國茶葉的產量世界第一,卻為什么不能暢銷全球?一是文化復興的問題,二是產品質量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市場對企業不信任。此狀不改,何談走向全球?而根本之策是管理好農民、組織好農民,讓農民家庭致富、生活幸福。
茶是全球消費者心智最容易接受的中國產品,茶作為民族文化載體將會成為世界主流飲品,中國茶未來也一定會誕生世界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