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致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重點發展3+2主導產業集群,實施“1350”產業培植行動計劃,即1個百億級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形成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經濟產業集群,產值超億元企業50家以上,上市公司15家以上。
示范園區圍繞打造3+2主導產業集群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做好服務企業,強化政策精準支持。今年1-5月份,招商簽約項目30個、竣工項目8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家,工業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7%;實際利用外資4880萬美元,同比增長16%;實現財政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35%。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是拓展協會招商,通過與臺商協會合作,引進太祥電子、綠鎂科技等臺資企業;通過與中國裝飾材料協會合作,引進嘉寓智能家居等知名企業。二是推進產業鏈招商,已形成單晶拉棒、開方、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等太陽能發電上下游鏈,邏輯控制軟件、傳感器芯片、高端電子器件、智能化生產示范工廠等電子產品制造與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上下游鏈,LED芯片、電源控制件、半導體照明燈具等第三代節能環保型綠色照明上下游鏈,半導體材料、云計算、數據中心、數據服務、地理信息、智慧氣象等信息消費上下游鏈。三是促進以商招商,深入挖掘現有企業配套,圍繞銀欣光伏為龍頭上下游配套引進正祥新能源、越眾光伏等3家企業,預計今年銀欣光伏產值25億元,未來3年打造百億級光伏產業基地;圍繞匯能電子的配套企業有5家,形成傳感器、電感、芯片二極管、無線傳輸器件等多種電子元器件廠商集聚態勢。
全力做好服務企業。對重點項目和企業,繼續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名秘書、一張時間表、一套推進辦法、一抓到底”的“六個一”工作機制,深入實施科技“小巨人”企業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培育打造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龍頭企業。圍繞“三清一好”,積極培育和扶持優質創新型、成長型企業上市、掛牌,推動企業開展直接融資。已獲批科技小巨人企業6家,新入圍2016年省高層次科技創新團隊1個;5年獲批高新技術企業14家;5家企業已列入市重點培育上市企業計劃。
引進中衛銀陽光伏依法收購中弘光伏,盤活半停產企業中弘光伏閑置資產2.2億元,并新引進新型金剛線切片、正祥新能源、越眾光伏科技等項目落戶。龍頭企業銀欣光伏預計今年實現1GW電池片產能,稅收3000萬元以上。參照中弘項目運作模式,盤活另一僵尸企業天翊光能,中衛銀陽出資設立的正祥新能源、鑫海翔瑞接拍天翊光能資產。
強化政策精準支持。園區財政每年安排發展引導資金,對企業科技創新、質量標準化、品牌培育、小微企業上規模、信息化、節能項目、智慧企業等予以融資幫助和資金扶持。對投資總量大、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牽動性強的重大項目采取“一企一議”、“一事一議”的辦法進行支持。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采取投資引導基金、“貸轉補”、財政金融產品和事后獎補等多種運作方式,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園區前六批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共獲批15個,國家安排專項建設基金8.86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項目獲批6個,國家安排專項建設基金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