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旗下營工業園區,是目前內蒙古地區規模最大的天然氣液化廠。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為推動烏蘭察布市產業園區健康發展,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區域整體競爭力,更好地發揮產業園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烏蘭察布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在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拓展發展空間;在加強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區建設、對接俄蒙歐區域協同發展上全面提升產業對外開放水平;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以提高產業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水平;著力優化空間布局,推動集中集聚發展;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承載能力;著力轉變發展方式,逐步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轉變,努力把各個產業園區建設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的增長極。
工業園區——打造多元格局撐起工業脊梁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積極培育打造“七業”,統籌部署、不斷整合優勢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力促經濟質量并舉,集中打造有發展基礎和空間的產業,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實現“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的產業發展布局,使工業園區成為全市工業經濟建設發展的主戰場和主平臺。
長久以來,烏蘭察布市始終致力于打造園區經濟,充分發揮園區的帶動作用,為工業基地建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全市以每個旗縣市區原則上保留1個工業園區的標準對現有工業園區進行整合,將原有的13個工業園區合并為11個。其中,內蒙古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豐鎮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興和興旺角工業園區、卓資縣旗下營工業園區為自治區“沿黃沿交通干線經濟帶重點工業園區”。
園區是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壯大不可或缺的載體,是能源化工產業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必要平臺。多年來,烏蘭察布市按照能源化工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思想,能源化工園區建設逐漸打破旗縣區劃界限,實現了產業的合理分工和聚合,使氯堿化工、氟化工、硅化工等相對集中、集約,防止出現以旗縣為單位、以園區為單位重復建設。
目前,烏蘭察布市能源化工園區建設已見成效。豐鎮氟化工產業園是烏蘭察布市首個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的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園區三大主導產業為電力能源產業、氟化工產業和冶金鋼鐵產業。豐鎮市是自治區西電東送的重要出線口,也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園區內三家發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260萬千瓦,年發電量在150億度左右。氟化工產業是以園區生產的電石和螢石為主要原料,生產二氟乙烷、三氟乙烷和氟橡膠等系列產品,大部分出口韓國、日本和歐洲市場。其中二氟乙烷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二氟乙烷、三氟乙烷產量居全球首位,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產品產能居全國前列。園區內,鐵合金產能目前達到200萬噸,占到自治區鐵合金產能的三分之一、全市的一半。鉻鐵、硅錳產能均排在全國前三位。
為鞏固提升石墨碳素產業的傳統優勢,建設國內重要的石墨碳素新能源新材料生產基地,烏蘭察布市整合石墨資源,提高開發主體實力,瑞盛新能源、興永碳素、木子碳素等一批高端石墨碳素制品生產企業入駐興和興旺角工業園區,園區基本形成了以石墨碳素新材料、裝備制造、能源轉換及特種合金為骨干、其他產業為輔助的產業發展構架,使園區承載力不斷增強,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園區內碳素產業總產能已達到15萬噸,產品品種達到100多個。
烏蘭察布市發揮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以工業園區作為推進烏蘭察布市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平臺,促進了全市工業經濟、工業園區、城鎮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工業園區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跨越。
物流園區——構建現代體系拓寬開放視野
流水不腐,風吹氣生。商貿物流業似水如風,已成為驅動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烏蘭察布市緊跟時代步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把烏蘭察布打造成為全區開放發展的新高地”的要求,圍繞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烏蘭察布市“物流+”建設,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發揮烏蘭察布市被列為中歐班列節點城市的優勢,讓國際商品在烏蘭察布集散,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打造京津港口合作區、面向俄蒙歐的國際物流節點城市。
近年來,市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物流業振興、調整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物流產業,圍繞打造現代化區域性物流中心和自治區物流業發展先行區的戰略目標,全力推進“煤炭、馬鈴薯、皮革”三個交易中心和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內陸港“四港一體”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綜合物流體系,物流業已經逐步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長級。
集寧現代物流園區深入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按照加強對外(俄羅斯、蒙古國、東歐)貿易,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著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融入國家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升草原茶馬古道物流節點的內涵與作用的指導思想,利用集寧具有“三北”通渠、交通要道的顯著優勢,通過物流園區這個平臺,發揮物流產業的多元復合功能,形成向東、向南服務京、津、冀、晉制造業基地;向西連接呼、包、鄂、銀經濟帶;向北暢通俄羅斯、蒙古國、東歐各國資源進口通道和國內產品輸出通道,形成區域物流集散基地和轉換樞紐。園區定位是建設成為與環渤海經濟圈、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和“三北地區”聯動協調、互補共贏發展的區域物流集散基地和轉換樞紐。目前園區內集寧國際皮革城、郵政物流、義烏商貿城、新雅寶路市場等項目穩步發展。新雅寶路皮革服裝外貿市場啟動運營,已入駐的原北京雅寶路商戶200多家,接待俄蒙及東歐等10余個國家的客商1100余人。
為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烏蘭察布市始終致力于外貿進出口基礎建設,尤其體現在物流園區的基礎建設方面,外貿進出口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集寧現代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申報待批,未來綜合保稅區將與二連浩特口岸聯動發展,建設東歐國家、俄羅斯、蒙古國至中國內陸地區的大宗貨物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加工貿易中心,并依托物流集散能力開展過埠貨物增值服務,皮件、木材產品、生活日用品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等,帶動烏蘭察布經濟轉型發展。臨空產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依托烏蘭察布機場,開展對蒙俄東歐的貨運包機服務,實現烏蘭察布機場國內外貨物10小時通關,聯通京津冀,面向俄蒙東歐開展全方位空中客貨服務,使烏蘭察布集寧機場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新的節點和烏蘭察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綜合保稅庫建設有序推進,部分庫區即將投入運營,集寧現代物流園區、烏蘭察布臨空產業園區、萬益物流園區、鴻達興業集團等企業籌備建設了綜合保稅庫。
2011年以來,全市物流項目累計共120個,物流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12億元,物流園區具備了良好的投資條件。隨著各項基于市情實際的宏偉構想逐一付諸實踐,烏蘭察布市不斷提升物流業、外貿產業的開放水平,進一步擴大了物流業在區內外的影響力,為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推動“烏蘭察布制造”“烏蘭察布生產”進入京津冀、走向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數據園區——發展信息產業打造“草原硅谷”
2018年2月初,蘋果公司與烏蘭察布市在呼和浩特簽署了《iCloud 中國北方數據中心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蘋果公司將在烏蘭察布市建設iCloud北方數據中心,并注冊實體公司來負責這一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這是蘋果公司繼在貴州省建設國內第一個數據中心后,即將落地的第二個數據中心。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搶抓自治區成為首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大好機遇,把發展大數據產業作為促進地區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不斷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著力建設全國重要的云計算產業基地、大數據綜合生態示范基地,構筑信息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區域競爭新優勢、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烏蘭察布這片“投資洼地”吸引了華唐、軟通動力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草原硅谷”的藍圖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現如今,6.5平方公里的信息產業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華為云數據中心一期建成運營、二期開工建設,蘋果iCloud 北方數據中心成功落戶烏蘭察布市;呼叫服務外包產業達到近3000坐席,帶動直接就業近1萬人;與百度、軟通動力等合作推動創業創新,大數據、云計算產業集聚區加速形成。全長442公里的集寧至北京點對點專用大容量光纜建成投用,電子政務外網改造、政務云中心、電信普遍服務和無限城市項目進展順利,烏蘭察布市大數據云計算產業發展迎來井噴期。
一路走來,我們看到,產業園區能夠有效地創造聚集力,通過共享資源、克服外部負效應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有效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下一步,烏蘭察布市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的發展理念,積極落實工業園區振興計劃,加快出臺《工業園區發展指導意見》,從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土地儲備、資源配置、產業關聯、服務配套上綜合施策,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發展承載能力,將園區打造成為產業承接孵化、延伸升級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