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市城鄉規劃局對外公布城關中心區、雁灘、安寧、東崗、九州、兩灘、彭家坪、鹽場、晏家坪、兩坪、七里河、西固12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實現了城區控規全覆蓋,不僅為規范城市規劃管理提供依據,也與未來蘭州的城市建設與發展息息相關。本著陽光規劃、公眾參與的原則,市規劃局對各控規進行公示,旨在向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征求意見和建議并促進市民參與,以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設計水平。
城關區
定位高新研發服務和總部基地
規劃范圍:西起雷壇河—蘭新鐵路一線,東至五里鋪洪道中線,北起黃河—雁灘南河道中線,南至皋蘭山山脊以南,規劃面積2410.47公頃,規劃建設用地規模1769.64公頃,城市建設用地規模1692.20公頃,人口規模27萬。規劃定位:蘭州市的城市核心之一,傳統商業和商貿中心,高新研發服務和總部基地、省級行政辦公中心。規劃結構:根據用地環境條件及城關中心組團功能定位,規劃確定一心、二軸、二帶、三片規劃結構。規劃理念為歷史、典范、山水、中心。
安寧
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區
編制單位位于蘭州市西北部,核心地段位于迎門灘,距市中心直線距離約15公里,區內有東西向主干道安寧路、北濱河路。規劃范圍:東起白土溝,北至北山脊線,西至尼麻沙溝,南至黃河,規劃用地面積43.87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規模37.8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規模33.69平方公里,確定人均建設用地120平米/人(以上計算不包含大中專院校學生),人口規模控制在38萬,其中城市居住人口28萬人,大中專院校學生10萬人。規劃定位:是安寧—七里河核心組團主要組成部分,是集行政、商業、居住、文化、物流等產業于一體的,文化內涵豐富、景觀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區。規劃理念:人文薈萃、塑造典范、山水共生、活力新城。
九州
打造區級商業金融及行政中心
規劃區東起109國道,西至徐家灣、九州臺,南接石峽口與鹽場地區相接,北至蘭渝鐵路,總規劃面積約14.7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10.53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9.62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在7萬人。規劃定位:發展高品質生活居住新區;建設以度假休閑為主的高品質生活居住社區;加強山體周邊防護綠帶建設,打造優質休閑度假環境設施。規劃結構:根據用地環境條件及九州地區功能定位,確定了一心、兩軸、一帶的規劃結構,其中,一心是指區級商業金融及行政中心;兩軸為東西主軸,即九州地區重要的東向出口;南北主軸為九州大道該區的一條貫通南北的干道,成為該區南北向主軸,向南可至市區,北到皋蘭、白銀相連。一帶:羅鍋溝是該區的一條縱貫南北的洪溝,形成了兩山、一川、兩平臺的特殊地形,將其進行綠化和美化從而形成該區的一條自然生態綠色長廊,很好地將規劃區的各個功能片區有機串聯起來,這樣便可形成流水聲聲,綠樹蔭蔭、群山環抱,建筑隱掩的一派美化和諧景象,從而使規劃區有了山水的靈氣。
彭家坪
生態型城市組團 承接老城人口疏解
位于蘭州市南部,七里河區和西固區交界地段,其西部是城市西部綠色通廊,仁壽山公園—崔家大灘—彭家坪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規劃范圍:東起龔家灣B240號規劃路,北臨蘭新鐵路線,西至黃膠泥溝,南依南山,規劃總用地19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13.03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12.29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0萬人。規劃定位: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龍頭,集金融、商貿、生活、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蘭州市高品質、生態型的城市組團,承接老城人口疏解,蘭州市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規劃結構:一核兩心兩軸四區四帶的規劃結構,一核為城市綜合服務核心;兩心是兩個園區服務中心;兩軸指一縱一橫兩條發展軸線;四區為綜合服務區、高新產業區、居住服務區和生態旅游區;四帶即人文生態景觀帶、自然生態景觀帶、邊坡景觀綠帶、沿山生態綠化帶。
雁灘
西區為蘭州城市北門戶形象地區
規劃范圍由黃河與南和圍河而成,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規劃用地面積15.19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3.07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13.08平方公里。雁灘地區控制人口規模23萬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暫按26萬人預留。規劃性質西區為蘭州城市北門戶形象地區和塑造黃河風情線景觀走廊重要地區,主要布置商務經濟、生活居住等用地;雁灘東區為蘭州該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一區多園發展模式的核心區,主要布置高科技產業的管理、研發、公共服務等總部經濟用地和新材料、生物工程與新醫藥、航天科技與電子信息等改性產業研發用地。
東崗
東部門戶地區 以發展商貿物流業為主
規劃范圍東起桑園峽,西至五里鋪洪溝,南起將軍山山脊,北至雁灘南河道,規劃面積18.2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17.50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14.26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7萬人。為城關區核心組團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東部門戶地區,以發展商貿、物流業為主,是生態環境良好,居住環境優越的城市綜合功能區,規劃結構為一心二軸三區一環的功能結構。以東崗東路和鏈接雁灘地區的T674#路交匯處的周邊區域為公共中心,以東崗路和T674#路為發展的主要兩軸,集中發展東中西三片區城市功能區,以沿山綠帶、雁灘南河道和五里鋪排洪溝為基本生態骨架形成軸帶結合、梯度推進的整體布局結構。
兩灘
人口規模10萬人 打造現代化城市主城區
東起馬灘南河道、南至西津西路、西至崔家大灘、北臨黃河,規劃用地面積10.3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8.1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8.04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0萬人。為蘭州—安寧核心組團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商務、居住、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物流、產業等于一體的,文化內涵豐富、景觀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地區。以崔家大灘和馬灘兩個城市公共活動中心為基礎,形成兩心、兩軸、三帶、六區的空間布局結構。
鹽場
以旅游度假休閑為主高品質休閑居住社區
西起羅九公路北濱河路入口,東至天水路黃河大橋,北至北龍口,南臨黃河,總規劃面積24.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20.95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20.5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6萬人。發展高品質生活居住社區,構建以旅游度假休閑為主的高品質休閑居住社區;結合白塔山、徐家山等公園景區,高標準建設生態旅游、度假休閑服務中心。二心三軸二帶兩片區規劃結構中,二心為在廟灘一帶形成具有商務、商業金融等功能的城市次級商業中心;在中心灘一帶形成包括會展中心、甘肅大劇院、規劃展覽館等公共建筑的文化中心。三軸為人文景觀軸,沿黃河貫穿整個城市的景觀軸線;城市發展軸,由城關黃河大橋—佛慈大道—大砂坪橋—城市北部的綠色廊道聯接 景觀軸線;城市生活軸,由鹽雁黃河大橋—鹽場—草場——廟灘子橋—靖遠路聯接。二帶,依托徐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九州生態園、五一山森林公園、白塔山公園、九州臺綠化基地等自然生態綠地形成北山生態景觀帶,依托黃河兩岸灘涂、河心灘綠化與水鳥棲息地形成生態廊道構建成黃河生態景觀帶。
晏家坪
以居住為主兼倉儲物流等綜合功能區
北起民樂路,南至南山,東起蘭臨高速路,西至城市道路B240#,規劃總用地面積7.1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6.86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6.06平方公里,確定人均建設用地86.6平方米/人。規劃區適宜居住人口為7萬人,高等院校學生規模2萬人,總人口控制在9萬人,以生活居住為主,兼有倉儲物流、文化教育、公共服務的綜合功能片區。建設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各種職能互補的現代化城區。
兩坪
生態修復區體現蘭州山水城市特色
即華林坪和伏龍坪。其中伏龍坪在蘭州市區的綠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體現蘭州山水城市特色的重要地段。兩坪規劃范圍東起五泉南路、南至狗牙山脈,西至鹼溝沿線,北至西津東路,規劃總用地面積865.84公頃,建設用地規模850.53公頃,人均建設用地125.8平方米/人,人口控制在6.5萬人。為蘭州市重要的居住片區與生態修復區。集居住、文教、生態旅游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特色鮮明,配套設施齊全,體現蘭州山水城市特色的重要地區。
七里河
新的城市綜合服務中心
規劃范圍東起小西湖鹼溝及雷壇河,西至小金溝、馬灘南河道、北以黃河為界,南至彭家坪北路、晏家坪北路,規劃總用地面積16.83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15.58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14.33平方公里,確定人均建設用地24萬人。以商務、辦公、商業、居住等功能為主,成為城市新的綜合服務中心,將七里河、安寧建設成為蘭州市行政辦公、商務金融第二核心區,實現蘭州城市由單中心向多中心轉移。規劃結構為一心三軸四區。結構西客站建設,建成蘭州市商業金融,商務辦公等聚集的城市綜合服務中心;三軸指西津路、南濱河路、西客站廣場大道三條城市發展軸;四區為西客站配套服務功能片區、綜合功能片區,傳統商貿服務片區和綜合居住片區。
西固
結合企業舊址改造發展工業博覽旅游
東起深溝橋、崔家大灘南河道,西至西柳溝,北臨黃河,南至南山,以及蘭州市總體規劃所包括的水廠的水源保護地和柳溝大坪、廣家坪兩塊用地,規劃區面積42.5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模36.01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34.15平方公里,確定人均城市建設用地77.61平方米/人,人口規模控制在44萬人。發展后工業文化創意、工業博覽旅游以及石化總部機構等職能。集商務、科研開發、生活居住為一體的,文化內涵豐富、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區。規劃理念,以重化工業搬遷為契機,對西固重化工業進行分期搬遷,保留石化總部和研發、培訓體系等。結合企業舊址改造,發展工業博覽旅游、文化創意產業,民族特色產品集散中心和城市生活居住片區,形成具有西部文化特色的城市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