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破冰,深圳興濤,海南弄潮,浦東逐浪,雄安揚波……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助推了中國城市、經濟與產業的“飛躍萬重山”。
如果說,前40年的改革,助推了這些深刻把握發展邏輯的城市與區域,在中國經濟版圖之上展開競逐;那么,未來由“速度”向“深度”轉型,由“政策”向“創新”驅動的城鎮化浪潮,又將助推一批擁有新興產業,具有內核動力的城市與區域率先崛起。
對正處于新舊增長動能大調整、大轉化時期的中國,助力“新經濟”發展,建設產業新城,打造增長引擎,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著力方向。其中,擁有“長江經濟帶”集核城市群的武漢城市圈,電商交易額破萬億,斗魚、卷皮、盛天和寧美國度等網絡“四小龍”齊聚,商業航天、存儲器和新能源汽車三大國家級產業基地落戶的湖北,又該如何謀定而動,搶占先機?
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以“產業優先”為核心策略,為區域導入新興戰略產業集群,助推區域經濟“往優轉、向高走”。
2016年,華夏幸福進入湖北,先后與武漢、咸寧、黃岡等地方政府達成合作。目前,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嘉魚產業新城、團風產業新城均已在建設中。“新產業”動能,自荊楚大地升騰而起。秉承“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理念,華夏幸福在鄂專注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十大產業領域。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漢產”火箭將一飛沖天
2017年4月24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于新洲雙柳開建,以航天產業的中部戰略布局,助推“飛天之夢”“強國之夢”。
據介紹,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共同謀劃,新洲區政府聯合華夏幸福以PPP模式合作開發、建設和運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重點打造商業航天、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作為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第三個國家級新型航天產業綜合發展基地,武漢市四大國家新基地之一,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緊鄰“長江新城”且擁有大規模連片集中建設用地,建成后將與武漢支柱產業——大臨空、大臨港、大車都、大光谷板塊齊驅并進,形成國家戰略軸帶。
項目動工一年以來,在基礎建設不斷“立梁架柱”的同時,也迎來了產業項目的快速落地——繼航天科工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奧英光電等項目后,中山德華航天太陽能芯片、瀚氫動力商業航天空間動力系統、中遙智圖遙感智能終端等一批優質民營商業航天項目已落戶基地。
“最多的時候,我們調度了50多臺大型施工設備同時作業,300多名工人齊上陣,場面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基地投資建設運營方華夏幸福相關負責人回憶說,自去年啟動項目以來,公司各方全力推動基地建設,并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以航天產業為龍頭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目前,基地重要產業項目之一——占地近400畝的航天科工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項目(火箭產業園)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至2018年底可全面完成土建工程,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2019年正式投產。
屆時,隨著第一枚“漢產火箭”的凌空而上,在九天攬月,追星逐夢之間,將留下更多“武漢足印”。
嘉魚產業新城
“魚米之鄉”到“產業之城”
在咸寧嘉魚,109公里的長江岸線中,全縣8個鄉鎮有6個依江而立。作為湖北省的“兩菜兩瓜”種植基地,嘉魚還盛產螃蟹和鮰魚,有“北有壽光,南有嘉魚”之說。
2017年,華夏幸福牽手嘉魚縣政府,開啟合作建設嘉魚產業新城的大幕。
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推進,武漢城市圈正呈“東軸”、“南軸”發展趨勢。“十三五”期間,咸寧加快推進武咸一體化進程,促進武漢產業資源向咸寧聚集式擴散;嘉魚產業新城緊鄰武漢,未來有望接受“大車都”和“大光谷”產業輻射,成為承接產業外溢的先導區。
“我們與東風公司有合作,再加上這幾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城市功能,企業的自身發展也受到了一些制約。”北京中用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中用”)黨支部書記霍根來說,從去年開始,北京中用開始物色新廠址,最終被嘉魚產業新城的區位優勢及產業配套打動了。
北京中用是東風、克萊斯勒及寶馬等二十多家汽車廠商的供應商,在美、德、日等國家有多項技術專利。“馬上我們要把近七成‘家當’搬到嘉魚來了。”霍根來充滿期待地說,嘉魚臨近武漢,又靠近長江,既面對主要客戶,同時還能滿足出口需求,優勢得天獨厚。
對此,嘉魚產業新城按照“產業先行”的發展理念,將形成“兩心、三軸、南城、北產”的空間結構,按照“中三角創意設計城、武漢南智造新引擎”的產業愿景,重點打造以汽車及零部件、專用裝備、新材料為主導,以休閑農業為基底的產業體系,通過把握模式創新和消費升級機遇,聯動一二三產,提振產業升級。
截至2018年7月,新城招商方面,15個汽車及零部件、專用裝備企業先后簽約落戶,總計投資額超50億元。
從一方魚米之鄉,到一座現代化、產業化的活力之城。通過華夏幸福的助力,嘉魚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嘉魚產業新城也將成為長江經濟帶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團風產業新城
借“雙廊”優勢助湖北智造
黃岡市團風縣城西北郊,一座“幸福新城”正在崛起。
2017年9月28日,團風縣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達成合作協議,宣布以PPP模式,共同打造以水系田園為生態基底,導入四大新興產業的團風產業新城。
2018年2月6日,團風產業新城入選財政部第四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名單,其PPP市場化運作機制獲得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支持。
作為武漢江北“先進制造走廊”及江南“高新智造走廊”雙廊疊加輻射的前沿陣地,團風“雙廊優勢”顯著,將形成廊道協同戰略主軸上的“鄂東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