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自古便是以港而興的城市,是長江“黃金水道”和“南絲綢之路”的起點、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的交通要道和物資集散地。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發展從港口開始,逐步發展成為物流、新材料、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等多個產業相配套的產業集群,吸引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
投資者為何鐘情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
“誰抓住了長江經濟帶的契機,誰就更有機會搶占產業發展先機。”在宜賓臨港天立產業總部基地內,一舉向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97億元的神州天立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天機”。
“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川滇黔地區多式聯運”……商機無限的港口經濟,讓宜賓臨港發展再遇春天。
棚改興城
模擬征收率不達100%決不開征
居住空間狹窄、結構簡陋、安全隱患多、基礎設施配套差,這些幾乎是所有棚戶區居民面臨的共同問題。棚戶區的存在,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
2014年8月,宜賓臨港區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此次棚戶區改造主要涉及宜賓天原集團公司、宜賓發電廠、宜賓金川電子公司、宜賓紅星電子公司、宜賓長江包裝廠等廠區生活區和生產區搬遷,改造面積約3480畝,需搬遷約10648戶,拆遷面積約95萬平方米。
據宜賓臨港棚改辦主任劉亞玲介紹,這些工廠大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三線企業,它們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曾經創造過輝煌。如今,往日的輝煌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改造棚戶區成了它們最迫切的愿望。
劉亞玲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拆遷看似簡單,但每個拆遷戶的資料都需要一一建檔,并很細心地去核對,這個工作量都是相當大的。另外,對于拆遷戶的政策咨詢,拆遷戶對哪些地方不理解,哪個地方應該如何算賬,工作人員都需要對拆遷戶進行細致而耐心的講解。”然而,面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怎樣才能把這項民生工程落到實處?臨港棚改具體又是按什么步驟來實施的呢?
“公平、公正、公開,這是宜賓市政府和臨港區管委會對棚改工作的總體要求。”劉亞玲表示。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在宜賓臨港開發區出臺的棚改政策中有這樣一個規定:模擬征收必須涉及意愿公開棚戶區改造的戶數達到100%才能啟動,如果低于100%,則暫緩改造。此次棚改涉及搬遷戶約10648戶,每個人情況不同,訴求也不一樣,然而要達到100%意味著棚改工作組還要做許多工作,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往往就是這剩下的1%甚至1‰,也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艱辛。棚改工作人員打趣說:“自從棚改以來,我們是‘5+2’‘白+黑’。”同時為了便于開展工作,棚改工作人員還為每家每戶建立了“臺賬”,上面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訴求和顧慮。
原宜賓天原集團退休職工王升富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說:“兒子在成都打工,現在這就住著我和公公,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住上電梯房,“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懂政策,但我曉得,自己兩套房子,政府賠了60多萬,買了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自己還有剩余。”說罷,她還邀請記者到她的新居去參觀。
然而在推動棚改的過程中,宜賓臨港開發區同樣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通過開發區統籌資金運作,爭取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第一批棚戶區改造貸款資金18.7億元、第三批棚戶區改造貸款3億元,從而保證了棚改資金及時到位。另外,棚改住戶領到補償金后,宜賓臨港開發區還相繼協調住戶搬遷生產的各種問題。比如借鑒“成都模式”,通過政府搭臺,引導組織棚改居民自主購買商品房作為安置房,從而大幅度縮短居民過渡周期,給安置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到,宜賓樓市是一個內斂型市場——這幾乎是所有開發商的共識。除主城區外,周邊三四線城市居民一直是宜賓樓市最重要的“客源”。
在邦泰·國際社區售樓部,邦泰地產宜賓公司相關負責人游世浩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該項目作為典型的剛需盤,客源主要來源于當地拆遷安置戶和周邊縣城居民,“去年臨港片區拆遷貨幣安置的資金約10億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區域項目的銷售”。游世浩介紹,邦泰·國際社區去年銷售總套數約2300套,與另外一家主力房企魯能基本持平。當地房地產界人士認為,這兩家房企一年銷售5000套左右的房源,“幾乎占據了當地樓市總銷量的半壁江山”,可見宜賓房地產市場集中度比較高。
除了市場集中外,宜賓樓市供應區域集中在南岸和臨港兩個區域,其余上江北、三江口等區域只能算是零星開發區域。據了解,臨港是宜賓新興的剛需居住區,這里有邦泰·國際社區、翰林府邸、天立·學府華庭等幾大剛需樓盤。
投資興城
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成發展引擎
據了解,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長江航道零公里處、宜賓市中心城區東部,行政區規劃面積99.2平方公里。臨港開發區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1月升級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以“臨港”命名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港開發區成立以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宜賓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港口運營突飛猛進,產業培育成效顯現,城市建設加速推進,累計開發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00億元,中汽零、紅牛飲料、恒旭機械、北大荒糧食物流中心、西南機械裝備貿易城等一批優勢項目入駐發展,宜賓港2013年集裝箱吞吐量達6.04萬標箱。2014年,臨港開發區完成轄區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0億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萬標箱。2015年,臨港開發區先后與國開行四川省分行、農業發展銀行宜賓分行等14家金融機構與16家企業進行了現場簽約,19個合作項目成功牽手,簽約額度達185.15億元。
臨港經濟開發區是宜賓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宜賓搶抓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和川南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支撐點,是宜賓建設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的主平臺,是推動宜賓工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按照“以港興產、以港興城、產城相融、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緊扣四川省委“三大戰略、兩個跨越”和宜賓市委“2365”戰略部署(“兩大目標”,在川南城市群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中心”,全省物流商貿中心、川南金融中心、川滇黔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六大基地”,名優白酒產業發展基地、綜合能源深度開發基地、重大裝備機械制造基地、新型化工輕紡基地、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五大戰略”,項目推進戰略、工業強市戰略、全域開放戰略、和諧發展戰略、環境興市戰略),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等區域一體化發展大局,聚焦“大工業、大港口、大服務、大生態”的核心指向,全力打造宜賓的“浦東新區”,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長江起點門戶、產業生態港城”,著力構建五區(長江上游沿江開放先行區、川滇黔區域協作示范區、四川創新驅動產城相融展示區、宜賓產業升級引領區、宜賓改革創新試驗區)、三港(產業港、開放港、創新港)、四平臺(產業升級平臺、港口物流平臺、要素集聚平臺、生態人文平臺)。
“2016年,對臨港來說有兩個重要意義。今年是我們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西部一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關鍵之年。根據臨港實際,我們科學部署了‘3583’工作計劃。”宜賓臨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堅定地說,“3583”工作部署已為“十三五”的起步布好局,通過全體臨港人的努力,既定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對于臨港創新、執行、作風的“三大要求”,該負責人認為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我們的服務沒有最好,只有不斷創新做到更好;我們的工作一旦部署,就要不折不扣嚴格執行;我們的作風要體現臨港人的精氣神,讓企業在這里有歸屬感。”該負責人稱,政府今年將全力落實好“三大要求”,幫助招引項目落地生根,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強化企業生產要素保障,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水平,改革創新打造服務高地,有序推進企業搬遷。
據了解,在宜賓臨港的各級各部門,都會不定期收到一張《企業問題清單責任分解表》。臨港有關部門主動前往企業,收集他們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接受企業的問題反映,均建立“臺賬”。隨后進行責任分解,要求各部門限期幫助協調落實,并對問題清單一一督查督辦,嚴格追責制度。
產業興城
天立產業總部基地投資97億元落戶臨港
據神州天立投資集團宜賓城市總經理黃瑋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介紹,宜賓臨港開發區作為長江干流上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宜賓打造長江經濟新支撐帶、川南經濟全域開放的橋頭堡。為搶抓產業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的新方法,臨港開發區與神州天立集團合作建設了臨港產業總部基地。
據介紹,天立產業總部基地占地1200畝,總投資97億元,將以“江山智城”的理念建設總部辦公、招商中心、會展中心、運動休閑中心等相應配套設施,是集產品創新、技術研發、會務金融、增值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預計全面建成后,產業總部基地產值可達1000億元。
“借助這一平臺,臨港開發區將實現區域內優勢資源的大整合、新興產業的大集聚和區域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對進一步拉動投資和提高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帶來新機遇,對培育知名企業品牌群、提升城市品牌競爭力、實現區域經濟爆發式增長帶來新動力。”天立產業總部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黃瑋介紹,產業地產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中國具備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商業戰略地,現在大部分城市都在進行拆老城、建新城的過程。建新城,以前老城區是哪里有空地就往那里裝,現在政府有規劃,就會有產業的需要。每個成功的城市都會有一座總部基地,這是城市發展、規劃的需求。”對于如何更好地規避投資風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當下的經濟環境考慮,企業需要抱團,即供應鏈抱團,這能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風險,“近水樓臺先得月,就近就可以獲取資源何樂而不為。另外,政府也需求發展產業才能帶動城市的發展,而產業集中才能爆發出最大的價值。”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到,在資金方面天立集團的財務管控很嚴,同時具備“自身造血功能”。“我們有學校、有科技研發團隊,周邊有配套和經營業態,所以我們不是純粹靠地產來支撐整個集團的運作。渠道上來說,天立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企業,從做學校開始起家,選擇做學校切入市場。”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神州天立投資集團還沒有嘗試其他的融資渠道有個原因是風險太大,“我們有學校,我們要保證品牌的美譽。所以集團融資上還是走傳統路線。在教育這塊,我們還有做其他的嘗試,比如一些跨界品牌的合作,包括我們在籌備上市,也是想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渠道。”
在提及產業總部基地的規范與發展時,宜賓臨港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稱:“為更好地推進臨港產業總部基地建設,把臨港產業總部基地培育成西部一流的總部基地,開發區制定并出臺了《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總部基地入駐企業扶持政策管理辦法》。”同時,購買、租賃總部辦公樓的入駐企業可分別申請享受人才扶持、裝修扶持、入駐扶持、稅收返還扶持等政策。宜賓臨港開發區將進一步暢通總部企業準入、認定、落戶“綠色通道”,實行“一條龍”服務和“保姆式”跟蹤服務。
“搶抓機遇發展臨港經濟。”宜賓臨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宜賓最具轉型優勢的區域,臨港開發區被寄予厚望。據介紹,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將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產業定位非常符合長江經濟帶規劃的優先發展和扶持的產業。力爭到2020年,第三產業總產值將達到千億元,形成‘臨港經濟產業集群’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