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十五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征集承擔單位公告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前瞻性研究事關“十五五”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問題,現向社會公開征集課題研究承擔單位。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研究題目及要點
1. “十五五”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及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影響研究。預測研究未來5—10年我國和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態勢,分析國內外環境變化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影響,研判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提出應對的總體思路和措施建議。
2.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及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影響研究。分析未來5—10年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態勢,研判“十五五”時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業農村領域滲透的趨勢及其帶來的影響,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和政策建議。
3. 基于國際比較的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和推進路徑研究。比較分析我國和世界其他主要農業大國同期農業農村發展水平,歸納國內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功經驗,研判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在全球所處地位,借鑒國際經驗、立足我國國情,提出“十五五”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的主攻方向和任務措施。
4. 重點區域協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路徑研究。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加快推進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等重點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和推進路徑,提出加強域內省際協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5. 全要素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研究。研究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的支撐作用,分析增產空間潛力和瓶頸制約,提出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具體措施和政策建議。
6. 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路徑研究。分析當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風險挑戰,研究推進大食物觀開發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總體思路、推進路徑、重點任務和政策建議。
7. “十五五”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需形勢研究。結合人口變化、消費結構升級、城鎮化進程等因素,預測分析“十五五”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和消費變化,研判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發展趨勢,提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重點任務和政策建議。
8. 提升我國大豆產業競爭力研究。分析國產大豆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突出問題,從生產、科研、加工、儲運、進口等環節出發,研究推進大豆全產業鏈發展、提高大豆產業競爭力的重點任務和政策建議。
9. 重要農產品周期性波動規律及風險防范研究 。研究我國玉米、生豬、生鮮乳等重要農產品周期性波動規律和內在機理,分析相關扶持政策和調控機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促進產業平穩有序發展、保障生產者合理收益的目標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議。
10. 全鏈條推進糧食節約減損研究。分析糧食生產、加工、儲運、消費等環節損失浪費現狀及原因,研究豆粕減量替代、增草節糧、糧食加工副產物利用等節糧潛力和路徑,提出全鏈條推進糧食節約減損的重點措施和政策建議。
11. “十五五”農業微生物產業發展研究。總結食用菌、藻類等農業微生物產業發展現狀及優勢,分析農業微生物產業發展潛力和面臨的制約因素,研究提出“十五五”推進農業微生物產業發展的任務措施和政策建議。
12. “十五五”提升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整體效能研究。緊盯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和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梳理我國農業科技突出短板弱項,研究“十五五”農業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做法,提出加強農業重大科技設施建設、優化區域農業科技力量布局、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議。
13. “十五五”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做法,分析農業機械化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定位,研究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提出“十五五”時期加快農機裝備補短板、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和戰略舉措。
14. “十五五”加快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研究。梳理當前設施農業發展面臨的技術裝備短板弱項,研究設施農業發展潛力和建設布局,提出加快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政策建議。
15. 加快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深度應用研究。梳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現狀,借鑒國內外和各行業的典型做法,分析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鄉村建設和決策落實等方面應用前景,提出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應用、發展智慧農業的政策建議。
16. 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戰略研究。分析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短板弱項和存在的堵點問題,準確把握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內涵特征和目標,提出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的發展路徑和政策建議。
17. 健全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長效機制研究。研判未來5—10年我國氣象災害、動植物病蟲害等發展趨勢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從強化監測預警、設施建設、應急管理、力量協同等方面,研究提出健全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長效機制的總體思路和措施建議。
18. 優化村莊布局研究。梳理當前村莊分類和布局現狀,分析新型城鎮化推進、人口變化趨勢等對村莊布局的影響,研究未來鄉村發展趨勢和建設模式,圍繞統籌鄉村空間發展、科學確定村莊分類、提升鄉村風貌等方面,提出優化村莊布局、構建鄉村振興空間格局的具體措施和政策建議。
19. “十五五”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研究。總結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成效經驗,梳理鄉村建設存在的短板弱項,對標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分析未來5—10年鄉村建設形勢特點與發展趨勢,研究提出“十五五”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建議。
20. “十五五”鄉村人口變化趨勢下優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配置研究。科學研判未來5—10年我國鄉村人口總量和結構演變趨勢,全面分析人口變動對農村教育、醫療衛生、養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的影響,提出前瞻性應對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議。
21. “十五五”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研究。圍繞建強農村基層組織、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完善創新治理方式等重點領域,分析當前現狀及不足,總結各地經驗做法,研究提出“十五五”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議。
22. “十五五”釋放農村內需潛力政策措施研究。立足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分析農村在促進消費、擴大投資等方面的潛力和帶動作用,研究“十五五”時期“三農”領域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和實現路徑,提出激活農村內需潛力的政策建議。
23. 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研究。總結國內外保障種糧農民收益的經驗做法,分析我國種糧農民收益增長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其深層次原因,從價格、補貼、保險等方面研究構建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24. 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研究。梳理當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基本情況和主要途徑,分析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勞動力就業面臨的總體形勢和深層次制約因素,圍繞促進創業就業、增加就業崗位、拓展就業領域、提升就業質量等方面提出可行路徑和政策建議。
25. 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研究。根據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研究農民財產權益的現狀和拓展空間,分析激活農村資源要素面臨的制約因素,結合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提出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的重點措施和政策建議。
26. 創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途徑研究。總結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現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及其成效,分析面臨的新趨勢新挑戰,在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嚴控集體經營風險的前提下,研究提出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新模式。
27. 推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研究。分析我國家庭農場發展成效及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功能作用,立足我國“大國小農”基本國情農情,研究提出健全家庭經營制度、全面提升家庭農場經營能力、引導家庭農場加強聯合合作的任務措施和政策建議。
28. 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理論體系研究。研究農民集體和承包農戶在承包土地、承包農戶和經營主體在土地流轉中的權利邊界及相互權利關系等理論問題,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充分發揮“三權”功能效用、完善“三權”關系、構建“三權”分置政策體系的政策建議。
29. 創新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研究。梳理近年來各地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創新做法,分析“十五五”擴大投融資面臨的制約因素,提出創新投融資機制、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政策措施建議。
30. 完善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服務鄉村機制研究。總結梳理涉農高校、各類科研機構服務鄉村的經驗做法,分析科技、人才等資源下沉鄉村面臨的制約因素,研究提出創新涉農高校、科研機構與鄉村合作方式的重點措施和政策建議。
31. “十五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研究。總結國內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經驗做法,分析暢通城鄉人口和要素流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發展等面臨的體制機制壁壘,著眼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研究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思路、重點措施和政策建議。
二、申報要求
(一)課題申請人應符合以下條件:各類教學或科研單位工作人員,具備副高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并有兩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的同行專家書面推薦;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申報課題研究領域有較好的工作基礎,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具備按時完成課題研究的物質技術條件、手段和時間保證。
(二)課題申請單位應符合以下條件: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對相關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核;承擔課題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職責并承諾信譽保證。
(三)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從發布課題研究目錄之日起受理申請。申請人請直接從農業農村部網站下載課題研究計劃書。申報書需由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蓋章確認,一式3份,通過郵政EMS寄至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北京市朝陽區農展南里11號,李傲,郵編:100125),信封上請注明“申報課題”字樣。同時,還需將申報書電子版發至zlghc@agri.gov.cn,并以“課題編號—申請單位—申請人”命名申報書。申報截止時間為2024年4月20日(以寄出郵戳日期為準)。
(四)本次征集課題以專項形式納入農業農村部軟科學課題。發展規劃司將對研究課題申報書進行審核,按程序擇優遴選。結果確定后,將與入選單位簽訂正式合同,每個課題給予一定經費資助。
(五)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每個申請人只能申報1個題目。凡以在研或已結題的各級各類項目、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等為基礎申請本次研究課題,須在課題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別,且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的同一成果申請結題。申報課題須如實填寫申請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
(六)課題研究成果知識產權歸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所有。課題負責人要嚴格按時限要求提交中期報告和最終研究成果,最終研究成果包括課題報告和3000字左右的決策參考報告。研究成果的著作權歸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匯編權和其他權利。
三、課題執行時間要求
課題執行時間為簽訂合同之日起至2024年12月底,部分課題根據研究需要另行規定。課題承擔單位按要求有序組織開展課題開題、中期評議和結題評審。
聯系人及電話:李傲 010—59193357
附件:“十五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前期研究課題申報書.doc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
202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