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龔志龍委員建議,推進昆明市特色小鎮建設,在四大主要區域,到2020年建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5個,在全省有示范作用的特色小鎮8至10個,建成一批在全市有輻射帶動功能的特色小鎮,持續帶動昆明特色小鎮建設。
四大區域,一是環滇池“老昆明”特色小鎮圈。依托西山、滇池等山水資源和西南聯大、飛虎隊、拓東城等歷史文化資源,在城區周邊按照衛星鎮的模式進行規劃和建設,打造集文化傳承基地、創意產業、校企融合、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環滇池“老昆明”特色小鎮圈。
二是“雙臂式”少數民族特色小鎮發展帶。在宜良-石林、嵩明-富民的發展軸線上重點發展民族刺繡民族歌舞展演、民族特色食品等產業,建設展示云南豐富多彩民族文化、絢麗多姿民族風情的民族文化特色小鎮。
三是昆明北部現代高原生態農業特色小鎮聚集區。形成東川、尋甸、祿勸特色文化小鎮協調發展新格局,注重特色小鎮建設與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機結合,通過開發特殊資源市場、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把特色小鎮建設成為美麗宜居新家園。
四是滇中新區產業提升特色小鎮示范區。發揮昆明園區經濟優勢,建設規劃科學、管理順暢、服務良好,產能高度融合,極具產業提升能力的特色小鎮,以帶動昆明全市產業經濟和社會建設加快發展。
龔志龍認為,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需要高位統籌,選商選資,制定系列政策保障項目落地發展,并優化服務,為創建特色小鎮建設良好軟環境。此外,還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比如,打造“康養運動小鎮”“生物醫藥小鎮”“創客小鎮”“鮮花小鎮”“國際陸港小鎮”“昆明滇池國際金融小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