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熱點,解讀公共政策
去年8月,佛山市首批15個特色小鎮出爐。經過一年多打造,特色小鎮發展情況如何?昨日下午,佛山市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議在禪城召開。市區相關部門及15個市級特色小鎮負責人參加會議。
與會者參觀了石灣陶谷小鎮,隨后,陶谷小鎮、千燈湖創投小鎮、智造小鎮等作特色小鎮建設經驗交流。

石灣陶谷小鎮陶藝作品展

石灣陶谷小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漢陶專題館
進展:1-10月累計投資95 .6億元
15個特色小鎮均建立重點項目庫。記者從會上獲悉,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共有重點項目256個,總投資820.02億元,其中2018年計劃投資197.1億元。據統計,今年1-10月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5.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8.5%。已開工項目173個,開工率為69.5%。
目前,市財政將每個小鎮7000萬元的首期扶持資金逐級撥付到鎮(街),并出臺配套資金管理辦法。
除資金保障外,還積極爭創省級特色小鎮。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石灣、南莊、北滘等7個鎮(街),入選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今年,佛山又有5個小鎮入選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分別為祖廟的嶺南文薈小鎮、丹灶的氫谷小鎮、桂城的平洲玉器小鎮、杏壇的智控小鎮以及勒流的五金創新小鎮,入選數量再次位居全省第一。
規范:小而美,面積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
“盡管開展特色小鎮建設一年多,但目前仍有一些鎮(街)對特色小鎮內涵把握不準確,沒有跳出原有發展思路,把已有的一些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往特色小鎮里裝。”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舉例說,有部分鎮(街),對小鎮的文化、旅游和產業等功能如何實現融合發展,沒有清晰認識,如南莊建陶小鎮,以高標農田文化休閑基地打造服務陶瓷產業的雙創區,有點生搬硬套,沒有實現功能上的疊加效應。另外,有一些鎮(街),以為拿了市級特色小鎮的牌子和支持資金就完事了,沒有將其列為鎮委、鎮政府的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在工作上存在著例行公事、敷衍了事的心態,工作標準有待提高。
本月初,佛山印發《佛山市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導則》、《佛山市特色小鎮建設進度監測制度》和《2018年度佛山市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評估辦法》,對特色小鎮打造進行指引和規范。
根據相關解釋,佛山將從產業、功能、形態等方面,厘清特色小鎮建設內涵。從產業方面看,要“特而強”,既要選擇一個最有優勢和特色的主導產業,又要聚焦新興業態,推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在功能方面,要“聚而合”。即強調小鎮建設要深挖和融合產業、旅游和社區功能,促進各種功能實現疊加效應。同時,統籌布局小鎮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
從形態方面看,要“小而美”。具體而言,特色小鎮規劃用地面積,原則上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依然按照原來規劃執行,第二批開始按照“3平方公里”的新標準。“特色小鎮建設不能攤大餅,要‘小而精’‘小而美’。在空間布局上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整體格局和風貌要具有典型特征。”
計劃:挖掘特色提升建設品質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特色小鎮建設要圍繞產城人文旅相結合做文章,注重城市品位和文化傳承,保留城市的城脈和文脈;不能搞大拆大建,要用繡花功夫,注重建設的細節。他要求,特色小鎮建設不能完全推給市場,要政府規劃引領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
今年5月初,佛山組織首批15個市級特色小鎮所在鎮(街)和市有關部門人員,前往杭州、長沙兩地調研學習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經驗。
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它們很注重小鎮特色產業歷史文化的挖掘展示,如大唐襪藝小鎮,把“襪子”從古到今的歷史發展演變,以及襪子的“原材料”、“設備”和各種科技創新的功能性襪子集中在一起展示,做成專題博物館,把一雙小襪子做成大文章。“佛山在陶瓷、家具、家電、飲料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和歷史文化素材,需好好挖掘。此外,在小鎮的社區服務配套和環境景觀建設方面,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對標先進,不斷提高建設品質。”
據悉,佛山目前啟動創建第二批市級特色小鎮,目前五區一共推薦13個特色小鎮創建對象。
亮點掃描
陶谷小鎮的“一谷十園”
陶谷小鎮位于石灣西片區,規劃面積2 .6平方公里,包括以南風古灶片區為核心的“一谷十園”,2017年8月啟動建設。2017年至2020年,陶谷小鎮計劃實施2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55 .11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1億元。
陶谷小鎮堅持保護性開發,著力推進舊廠房、舊物業改造提升,打造出泛家居電商創意園、石灣古鎮文創園、佛山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等新興產業園區,實現了舊物業的活化與產業融合提升。
同時,緊抓基礎創新(研發、設計)、高端制造等前端環節,持續打造高品質產品,如推動陶瓷研究所上市,以唯思創意為核心打造工業設計園區等。依托廣東(佛山)軟件園、泛家居電商創意園等園區,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推動陶瓷產業與互聯網電商、智能制造、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建成超過30萬平方米的孵化平臺,包括1個國家級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發揮轄區37個行業協會的作用,聚集創新創業企業1000多家。
千燈湖創投小鎮吸引金融產業聚集
南海千燈湖創投小鎮位于金融高新區C區,占地面積約1 .8平方公里,定位為珠江西岸創投中心重要的物理載體,其中重點建設創投小鎮核心區(39度空間),用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
據介紹,為促進創投小鎮產業聚集,南海區對落戶創投小鎮的各類基金機構給予大力扶持,落戶獎勵最高達2000萬元。至2018年10月底,在創投小鎮規劃范圍內注冊登記的基金類機構達175家,募集資金總額超過171億元,促進本地注冊基金類機構累計達445家,募集資金規模超過500億元。
智造小鎮發力“智造+設計”
順德區北滘的智造小鎮,以“國家特色小鎮”為平臺,重點圍繞“智造+設計”打造創新鏈。據悉,智造小鎮正著力推動廣東工業設計城三年行動計劃。截至今年6月,吸引國內外設計企業258家,設計師超過8000名。還積極推動創新驅動,園區內企業共擁有發明專利和授權專利3191項,創新設計產品轉化率近85%。
同時,智造小鎮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規劃先行,“一村一藍圖”,劃定黃龍片區、群力圍片區為兩大生態宜居魅力鄉村示范片區,制定三年鄉村振興規劃。其中黃龍示范點規劃,計劃實施項目18個,總投資1.1億元,涵蓋設施建設、工業提升、村莊整治、美麗田園等“六大工程”。
東洲鹿鳴體育小鎮主打“功夫+極限”
東洲鹿鳴體育小鎮位于高明區明城鎮,規劃范圍4.21平方公里,總投資不低于50億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概念性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產業規劃的“三規合一”。
東洲鹿鳴體育小鎮是政府與企業合作開發。將圍繞武術和極限運動特色,做產業布局。明確以功夫+極限、明陽山戶外主題公園、騎行基地、冰雪運動館、足球城5大項目,作為體育小鎮主導產業方向。
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力促首開工程的動工,重點加快推進露營營地、東洲橋、東洲廣場3個首開工程建設,制定工作路線圖,爭取在第4季度實質性動工,還將導入優勢體育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