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幾個月,泰州興化市東羅村村民晏厚志已感受到身邊的變化:村里花錢給自家200多平方米住房做了立面改造;村頭小河兩岸破舊房子、豬圈沒了蹤影,護坡堤上小樹、綠草與清清河水相映成趣;村里還建起農村發展展覽館、村民食堂。
在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做酒、賣酒幾十年的村民吳能春有了新身份——溪田田園綜合體12作坊街的酒坊老板,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一手釀酒技藝有了更大的施展舞臺。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去年開始試點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正悄然改變兩地百姓的生活,村民們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鮮活靈動,試點雛形初現
江寧橫溪街道最南端,一座探路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的溪田田園綜合體正在崛起。項目涉及7個自然村、人口4570人,總規劃面積10776畝。
江寧旅游產業集團總經理錢鵬輝介紹,溪田田園綜合體位于江寧美麗鄉村生態循環線主軸上,以農業產業為基礎,突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發展“農業+”,在不改變農民生活方式前提下打造幸福生活區。
建設中的溪田生態農業園有多個功能區。9000多平方米玻璃大棚已建成,1000多畝土壤層過薄田塊經整治成為高標準農田。溪田漁村、戲沙池等項目,或投入試運營,或正加速推進。
這里是“天仙配”傳說誕生地,七仙大福村園區以“七仙文化”為基礎建有七仙福田項目,用灌木叢造型呈現董永與七仙女仙鶴橋相見場面,去年10月1日試運營以來,游客關注度迅速提升。
我省另一個國家級試點田園綜合體項目,是興化市缸顧鄉千垛田園綜合體,包括東旺、西旺、東羅、西羅4個村莊,占地1.5萬畝。這里有“全國最美油菜花海”千垛菜花,垛田地貌是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興化市財政局副局長施迎春介紹,千垛田園綜合體包括農業景觀、休閑集聚、農業生產、生活居住四大功能區,將重點打造垛田觀光、漁村體驗、互動游樂、康養度假等產品。
去年項目啟動以來,26個子項目建設全面展開。其中東羅村面貌煥然一新,政府僅新建生活污水分布式設施就為每戶投入約1500元。
今年,千垛菜花規模由300畝擴大到600畝。為進一步方便游客,新的入口廣場和配套停車場項目前期勘探設計工作已展開。
直面困難,探索解決路徑
創建田園綜合體,寫進去年中央1號文件。這一年,財政部牽頭在全國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處長湯成國說,田園綜合體建設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強調一二三產融合,主要發展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等。
試點意味著探索。我省兩個田園綜合體建設推進中,都碰到一些實際困難。
南京橫溪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于秀梅坦言,最大問題是規劃不銜接,發展空間受限。“現代農業離不開各種基礎設施支撐,上級文件也要求配套建設農產品冷庫、烘干房、農產品檢測中心等,這些都要用地指標。但規劃往往早于項目,調整用地規劃難度很大。”
千垛田園綜合體建設還碰到農民失地保險新問題。缸顧鄉黨委書記施康振說:“試點中,我們堅持不減少耕地、節約利用農業配套用地,但東旺村建造游客接待設施、民宿街等涉及建設和土地調整。按規定,農民失地達到人均標準的,每人可獲五六萬元土地承包權換社保財政補貼,但東旺村人均失地幾分,每戶只能拿到1萬多元補償款。”
兩地積極探索尋求解決之道。溪田田園綜合體在建淡水養殖中心采用兩層設計,地下一層建項目,地面一層繼續農作物耕種;民宿項目房間設計成房車式樣,僅輪子著地,盡量不影響種植。千垛田園綜合體通過幾個人拼湊的方式盡量達到人均耕地標準,讓失地村民分享養老保險補貼,保障農民利益。
富民增收,創新機制模式
田園綜合體建設,伴隨著管理運營模式的探索創新。我省兩個試點地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由政府重點做好頂層設計、提供公共服務等工作,產業發展則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東羅村的“政府+市場主體+村集體”管理模式頗有代表性。由代表政府的文旅集團、萬科集團和村集體三方合資組建萬興旅游發展公司,負責項目實施。政府財政已投入4000多萬元,主要用于補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短板,引導撬動企業加大產業發展投入。
作為市場主體,萬科投資約5000萬元,用于景觀以及村民活動中心等單體建筑建設。在建設民宿促進旅游發展、獲得收益的同時,萬科利用其全國1000多萬中高端業主資源,把興化特色生態農產品包裝納入萬科APP精準營銷,今年春節前拿出大麥青汁、大米等“小試牛刀”,賣了300多萬元。
平望湖“夢”島項目,由香港愛家公司投資建設并負責運營管理。施迎春說:“菜花季節性強,盛花期只有20多天。市里提出‘四季有花、四季有客’,有了平望湖+千垛景區,就可以做到春天有菜花,夏天有千垛果園新種植太空蓮子的荷花,秋天有萬壽菊、格桑花,冬天則有平望湖的萬畝蘆花。”平望湖景區建成后,將與千垛景區、李中水上森林、千垛果園形成協同效應。
溪田田園綜合體采用“黨建引領”和 “1+3+7+N”管理模式。于秀梅解釋,綜合體成立黨支部,形成“公司+社區”黨組織聯動模式,發揮黨員業務技術幫扶作用,帶動更多農民參與建設;與南京林業大學等3所高校合作,制定綜合體總體規劃及產業規劃;吸引7個投資和運營主體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成立若干個專業種植小組,幫助農民增收。
建設田園綜合體,探索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最終是要讓農民富起來,成立專業合作社便是一條重要途徑。溪田田園綜合體已建成9個合作社。生態農業園通過土地流轉,成立有500多畝土地規模的茶葉合作社,統一茶苗和栽植標準、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申報,今年春茶產量是上年的兩倍多,通過與電商“趕超網”合作,每斤售價大幅提高。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西崗社區全部113戶低保戶,每戶只要出少量資金,由專人養殖經營,每個社員家庭可增收1000元。
綜合體建設,給農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溪田生態農業園旺季有400多人參與種植、管理,建成后可安排2000多位農民臨時就業、400多位長期就業,人均月收入2500元左右。
在千垛菜花景區,入股合作社每畝土地租金1200元左右,每家每年有兩張菜花節門票福利,每位村民另外享受200元新農合補助,還有務工和經營性收入,一位船娘一季可掙四五千元。東旺村20多家“農家樂”年均收入四五萬元,村民蔣傳山的“雅芳樂”農家樂年收入十來萬元,加上中標田園綜合體部分土建項目,去年賺了30多萬元。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