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國家一號文件,長篇幅的突出強調了“鄉村振興”大戰略的實施方向,各地政府和私人開發商也是牟足了勁要搭乘政策風口紅利,特別是借著休閑農業生猛的發展勢頭,來個“休閑旅游大攻堅”。
可是很多人在規劃時候才發現,想發展休閑農業,所須建設的配套的商業和服務設施涉及到的土地問題也成為了難以解決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么才能在沒有或者缺少建設用地指標的情況下,把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所必須的配套建筑蓋起來。
1:農村宅基地改造
由于城鄉二元化,許多的農村都成了“3860”部隊,產生了很多空心村,這些老宅長期不經修葺,早已閑置,而根據《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規定,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可用于休閑農業。所以在許多人的眼里這些沒有任何的利用和開發價值的“閑置宅基地”,其實是可以用來做休閑農業的。
2:架空木屋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如果沒有建設用地,那就想辦法規避,其實只要不破壞耕作層,這個擦邊球還是很好打的,架空的木屋就是一種方式。把木屋架空,做出來的建筑既有格調,又不違反國家政策,同時有助于休閑農業和當地經濟發展,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千萬不要做完木屋,又把立柱周圍進行硬化,改建成屋下停車位什么的,這種做法不可取哦。
3:隱型建筑
說到隱型建筑,可能肯多人不太理解什么意思,打個比方說,如果架空的木屋是利用耕作層上方空間來規避政策,那么隱型建筑就是利用耕作層的下方空間做文章,比如可以利用山體的縱深掏空,擴展空間,也可以為了營造某種創意的氛圍,將建筑設計成地堡式(半地下),屋頂覆土植草,建筑立面處理得簡單而時尚,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又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創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