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委農辦批復《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意味著湖北省首個跨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獲得通過,這既是宜昌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生動實踐,也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具體行動,更是深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宜昌建設成為世界旅游名城的有力支撐。
新規劃致力于將“藍圖”變為“作戰圖”
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是宜昌市十四五規劃中創建“1+4+N”的鄉村振興示范格局的標桿,其總面積769平方公里,涵蓋夷陵區、遠安縣、當陽市3縣6鎮42村9.18萬人。《規劃》期限為2020-2035年,分近、中、遠三期,圍繞規劃設計體系、現代產業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生態保護體系、社會治理體系、金融服務體系、人才支撐體系、政策保障體系“八大體系”建設為骨架,按照“東有安吉、西有百里”的目標定位,致力于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部署鄉村建設新項目、塑造鄉村治理新面貌、重構城鄉共享新流動等路徑,奮力沖刺全國鄉村振興試驗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5A級景區“三區”創建,打通“兩山”理論轉化渠道,力爭提前國家層面5年時間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宜昌樣板”。
龍頭企業讓“一池活水”激起“滿園春色”
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的核心是百里荒旅游景區,試驗區的龍頭企業是百里荒旅游集團。該公司以旅游業為龍頭,農牧業、康養產業為兩翼帶動沿線和片區發展。百里荒景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氣溫21℃,享有“中國南方草場”“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單位”“省級旅游度假區”“湖北省研學旅行基地”“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等美譽。規劃期間,百里荒集團將共同圍繞“三區”創建目標,推進重點市場項目建設運營,力爭實現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萬人,年產值超2億元,成為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強大“引擎”。
“一核四線”帶進“半小時”旅游經濟圈
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位于夷陵區、遠安縣、當陽市金三角戰略要地,夷陵區普白線、宋百線,遠安縣花百線,當陽市玉百線四條主要通道成為片區農旅、文旅、農康發展“大動脈”。依托223省道、224省道、G42瀘蓉高速、荊宜高速以及G59呼北高速“兩橫三縱”高速環繞周圍,加速將百里荒景區“清涼資源”變成全省全市“火爆產業”,拉近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在不久的將來,試驗區將推進“景區+鄉村+度假”模式,聚力資源互補、產業融合、多元服務、聯動發展,完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構建生態保護優先、功能復合帶動、特色形象塑造、全產業鏈支撐的山地旅游度假區,打造“觀光—休閑—度假”全產業鏈發展的長江經濟帶一流、全國知名的高山四季旅游度假區。
“一區兩帶多園”引領“旅游+”新業態
未來,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將構造成為“一區兩帶多園”的空間結構。一區,即百里荒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兩帶,即黃柏河流域生態經濟帶、柏臨河流域生態經濟帶;多園,即三峽草食畜牧業綜合產業園、龍泉都市農業產業園、三峽洞灣養生莊園、別家大山森林康養基地、黃花田園綜合體、大成航模基地、“三峽桔都茶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旅游度假、優質畜牧、綠色農業、鄉村市集、農旅社區、康養旅居新版塊新業態。
以“破冰之勇”推動改革釋放“政策紅利”
《規劃》強調機制創新、營商環境優化、政策優惠等措施,促進人才、資金、資源、土地等要素之間雙向流動,通過創新的途徑增加改革“變量”,不斷盤活農村“存量”,釋放發展“增量”,實現城鄉互補、共同繁榮。試驗區將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的痛點、堵點、難點,在土地利用、人才引進、市場引入、項目審批等方面率先突破、先行先試。在金融改革上爭靠前沿,積極對接社會資本和市場經濟,建立金融平臺、開發金融產品,制定金融資本上山下鄉的投資機制,切實發揮金融杠桿作用。
而今,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一腳踏三縣、一山入彩云、一路建示范”的鄂西特色“富春山居圖”徐徐鋪展。接下來,試驗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十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的重大機遇,將宜昌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建設作為夷陵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把宜昌所需變成夷陵所為,以更大力度系統抓好新發展階段宜昌“三農”工作,全力以赴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六大目標”貢獻夷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