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河南省虞城縣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扶貧車間帶動、合作社帶動,把農戶組織到產業鏈上,讓群眾在產業鏈上致富,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步伐。
延長產業鏈條促增收。優化發展特色加工業,發揮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果蔬加工、油脂加工、肉類加工、速凍食品等農副產品加工業,積極承接針織服裝、運動服裝、休閑服裝、童鞋、童裝、制鞋等服裝服飾產業,引進培育包裝印刷、玩具、手工藝品等特色輕工產業,增強貧困地區就業承載能力。鼓勵服裝服飾和特色輕工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將部分加工環節轉移至貧困戶。目前,全縣111家規模以上企業直接吸納脫貧戶3600余人,人均月收入2600元左右。6家龍頭帶貧企業帶動脫貧群眾2.76萬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企業在脫貧村設立分散加工點,為脫貧戶提供技術培訓、原材料、設備等,委托其加工生產,并負責回收成品,按計件發放工費。辛迪紡織公司為代表的來料加工紡織品外貿出口企業企業,主要以編織阿拉伯頭巾、阿拉伯帽子、裝飾品、針織品等為主,產品出口到中東、阿拉伯地區,年銷售額達8000萬元。該企業已在聞集、劉店等12個鄉鎮36個脫貧村設立扶貧車間,帶動1000多個脫貧戶實現居家式靈活就業,行動不便的脫貧戶通過掙手工加工費每月可增收800元以上。
項目引領產業鏈,農民在產業鏈上增收。優化發展特色種植業。瞄準農業供給側調整,界溝鎮、木蘭鎮、黃冢鄉發展中草藥和煙草種植業;店集鄉、沙集鄉發展山藥種植業;大侯鎮、聞集鄉、劉店鄉、站集鎮發展優質甜玉米種植業;李老家鄉、古王集鄉發展花卉、反季節蔬菜種植業;利民鎮、劉集鄉發展青豆、薺菜種植業;田廟鄉、喬集鄉、張集鎮、鎮里固鄉發展優質果樹種植業。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支持種植大戶經濟能人搞好示范帶動,建設一批生態好、效益高、質量優和品牌強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了24家種植基地、17家養殖基地,帶動脫貧戶1.5萬戶,每戶每年增收500元以上。優質果蔬產業,訂單農業發展蔬菜種植面積46萬畝,年產各種蔬菜128萬噸,年產值18.9億元。21.97萬畝優質蘋果產業和優質雜果產業,培育各種“名、優、特”雜果采摘園;優質花生產業。結合黃河故道的土質情況,在利民等北部6鄉鎮發展優質花生種植;優質中草藥產業。以河南積善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河南省一鳴中藥材有限公司為依托,以界溝鎮、黃冢鄉等原有中草藥種植優勢為基礎,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
把農戶組織到產業鏈上。利益聯結促雙贏,把產業鏈和農戶“捆綁”在一起,形成了利益聯結機制。為助力鄉村振興,店集鄉魏堌堆村成立了由全村所有脫貧戶參加的種養殖精準扶貧專業合作社,已納入社員103人。合作社與村扶貧車間(民宇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建立供求聯系,合作社負責種植生產糯玉米,扶貧車間負責加工銷售,實現產品升值。合作社常年租用流轉農戶及其他農戶土地1000多畝種植糯玉米,專業生產基地500畝。合作社社員每年收到相應的分紅。依托合作社基地實施種植科研,包括生產提純、病蟲害防治、施肥管理促產及平衡供求等;合作社+基地保障了公司基本原材料需要,合作社與農戶在用地、用工方面聯系。同時,公司在加工銷售中常年用工需要,公司通過村精準扶貧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讓農戶直接得到租金收入,流轉土地后的農戶可以到合作社生產基地從事除草、打藥、灌溉等田間管理工作,又能到公司打工,做挑揀玉米、冷貯、包裝等工作,實現就業收入。實行訂單農業促經營。公司與自身有勞動能力的100戶農戶簽訂回收訂單,涉及脫貧戶62戶,農戶直接參與經營,直接受益。訂單生產解決了群眾后顧之憂,調動了農戶大量種植糯玉米的積極性,一年兩季種植,畝均收益3000多元。公司面向社會大量收購農民種植的糯玉米,帶動全鄉10多個村及周邊鄉鎮種植糯玉米已達15000多畝,已實現了規模生產、合作社基地經營和加工冷貯、銷售為一體“三產”融合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虞城縣新鑫養殖公司在鄭集鄉3個脫貧村建立養雞專業合作社,每個合作社由50個脫貧戶組成,脫貧戶的承包地通過調整,整合一起,建設標準化的農場。每個脫貧戶由新鑫養殖公司作擔保貸款5萬元,入股專業養殖合作社,由專業合作社用來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