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區正聚力培養綠色優特鋼、軌道交通、綠色家居、智能電機及光電材料、汽車電子、生命健康“四特三新”產業,加快打造包含綠色優特鋼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汽車電子示范園在內的17個特色園區,樹立常經開“產業地標”。
今年,常州經開區研究制定了《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行動方案》,以“一園區一特色一品牌”發展策略,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
記者獲悉,17個特色園區中,軌道交通產業園用地269畝,已完成1—3期項目建設,正在進行4期項目的概念規劃研究,計劃打造國內知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交通裝備制造基地。
作為常州經開區的“老牌”產業,軌道交通產業動力依舊強勁,基本實現了全產業鏈配套。為實現軌道交通產業鏈進一步拓展,軌道交通產業園積極推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及上下游配套服務、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新型電力和節能環保裝備等細分行業的發展。“市場前景好、產品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安全環保水平高,符合這樣標準的企業方可入駐園區。”常州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喬強透露,軌道交通產業園內企業入駐率已接近飽和,正加緊編制軌交園產業規劃,逐步走出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經開特色道路。
催化新興產業,園區建設在先。東方大道沿線,恒耐科創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分3期進行開發,打造一流的智電汽車產業園區。目前,1期項目多數建筑主體已封頂,開始粉刷內外墻、安裝窗框。“園區集研發生產、總部辦公、科創孵化于一體,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等。”恒耐科創產業園負責人、江蘇恒耐爐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亞偉告訴記者,園區重點引進智能裝備制造、先進設備制造以及新材料企業,已有32家企業簽約入駐,目前2期項目也在積極籌備中,爭取盡快開工。
此外,宋劍湖創新智慧港也已開工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萬洋眾創城等已做好準備,確保“拿地即開工”。“立足長遠,我們超前謀劃2023—2025年計劃實施項目,確保園區更新工作有序滾動推進。”喬強表示,力爭到2025年,全區形成布局合理、邊界清晰、要素集約、集群明顯、品牌響亮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