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嘘P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式啟動,成為經開區、濱?!嘘P村科技園創新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創新型園區將建設成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產業方向
產業園將以自主創新為主攻方向,圍繞濱?!嘘P村科技園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和科技服務業的“3+1”產業布局,重點面向研發、中試、檢測、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產業以及工業機器人、智能設備研發制造等智能制造產業發力,做好科技服務類項目引進,打造低噪音、低污染,高原創性、高成長性、高產出的自主創新示范高地。

規劃布局
產業園在遵循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直面產業需求,推動開放融合、創新無邊界,以“科創+工業+服務+生態”為規劃目標,打造低密、低碳、低成本、靈活、便捷、高舒適的具有科技人文活力的綠色產業園區。
該項目由北塘灣(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按照三分之一市場化租賃、三分之一定制長租、三分之一企業自建的模式,滿足領軍企業、瞪羚企業、未來獨角獸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不同項目的需求。
載體建設
產業園載體建設具有多樣性、靈活性、定制化等多重特色。按照產業項目生產需求,廠房單層面積有1500平米、3000平米、4000平米等多種類型,層高也可有5米、6米、8米等多種形態,首層載重為1噸(局部可達2噸),標準層為600-800公斤,兼顧生產和研發,盡可能滿足多類產業發展需要;企業的廠房選擇更加靈活多樣,既可整租也可分租,亦可通過“矩陣式”模塊化組合,“橫、縱”靈活分割,多層聯動享受獨立空間,為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不同發展階段所需的產業平臺;產業園廠房可按照企業需求進行定制建設及裝修,滿足多種生產場景需要。
服務生態
產業園打造有溫度的產業生態服務園區,構建5分鐘消費圈和20分鐘生活圈,為入駐企業和職工提供最大程度的生活便利。在產業園內部的5分鐘消費圈內,提供餐飲、咖啡廳、健身房、室外運動場、高端酒店、公園、社群服務等生活配套以及會務、政務、科技金融、公共平臺等辦公服務;在20分鐘生活圈內,可盡享人才公寓、商品房、商業綜合體、大型醫院、文體中心以及完善的教育資源等人才所需的各類生活服務。
環境營造
產業園按照生產和生活的差異化需求,進行科學分區,形成動靜分離的規劃特色。
產業園以洞庭北路為中心景觀軸線打造中部動區,結合景觀綠地系統規劃,沿道路兩側設置產業公園帶,并于其間形成高低錯落的1公里慢行環道,將商業空間、運動設施、社交廣場、綠化景觀等貫穿其中。在動區,各類人才既可以交流,也可以在社交廣場舉辦各種活動,在工作之余打造一個充分放松心情的活動空間。
產業園東西部為靜區,充分考慮到企業研發生產需求,由內外圍綠化景觀為生產性質的建筑提供“生態屏障”,科學規劃的交通體系最大程度減少干擾,為企業營造一個靜態安心的生產環境。
產業園采用半封閉式交通管理,規劃南北向客運主通道和東西向貨運主通道,整體功能分區明確、交通清晰、互不干擾,貨運環線可抵達每棟廠房門口。產業園規劃約2000個停車位,充分保障出行需求。
綠色低碳
產業園以建設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態示范園區為宗旨,一體化統籌水、綠、岸、建筑、能源、地下空間和海綿城市等多要素設計。提出被動式建筑技術、資源再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設備技術、低碳能源系統、非傳統水源利用、用地布局與空間形態、低碳交通系統、低碳綠地系統、屋頂光伏板等十大低碳設計策略,實現全區域、全環節低碳環保。
比如,產業園將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采用下凹式綠地設計,通過收集、滯留、凈化、滲透等環節,形成雨水循環裝置,打造“產業園”版本的海綿城市樣板。此外,產業園還將設置室外霧化裝置等低碳設施,即可作為休憩景觀,也可提升局部空間的空氣質量。
智慧園區
產業園整體打造智慧智能體系,全面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園區。產業園實現5G網絡全覆蓋,智能空調、智能凈水、智能消防、智能澆灌、智慧安防、智慧停車、能耗監控等全方位智能設施,為入園企業和人才提供最優質的智慧服務。比如,園區打造智慧安防系統,采用全景監控、手機電子圍欄、無人機巡查、門禁報警、人像卡口、RFID(射頻識別技術)、 mac地址采集、報警柱、報警倉等多項智能手段,智慧保障園區生產生活安全。園區智慧交通系統采用智能導視牌、智能信號燈、智能路燈、智能人行道等設施全面提升園區的交通效率。產業園采用貨梯智能預約系統,可以手機查看貨梯運行情況以及貨車位空余情況,并提前進行預約,提高貨物運行效率和企業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