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市發布《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圍繞“465”現代產業體系和“3010”產業鏈,加快建設一批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的特色產業園區,帶動全市產業園區全面提升建設發展水平,推動重點優勢產業加速集聚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長三角,近年來多地已出臺專項政策,競速發展特色產業園區。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艷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表示,原來的高新技術區、工業園區可能更多承擔招商引資功能,特色產業園區應有適當的區別:一是體現特色,二是產業高端化,三是政府做好配套服務。
到2025年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園區5個
早在2011年,無錫市便出臺了《無錫市特色產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并先后認定了多批特色產業集聚區。圍繞特色產業,無錫市于2021年發布了《無錫市物聯網特色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惠山區也于今年出臺了《惠山區先進制造業特色專業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特色產業園區,“特”在哪里?無錫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特色產業園區的“特色”偏重于產業特色,即每個園區都要打造主導產業。無錫希望以企業集聚、產業鏈協同,將特色產業園區打造成產業集聚發展的載體,以引導企業以產業鏈為聯系在園區發展。
此次《意見》中,無錫市明確了特色產業園區應符合規劃科學、設施完善、產業聚焦、運營專業、資源共享五大條件;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培育認定特色產業園區不少于50個,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園區5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園區20個以上。
產業聚焦方面,《意見》提出提升主導產業優勢、加強產業項目招引、推動企業融通發展等任務,明確了主導產業營收占比、企業數占比兩個50%的目標,更加注重上下游協同發展和產業生態,加快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
園區開發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園區功能配置、盤活園區低效用地、提升土地利用強度、加快園區載體建設等任務,加快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型產業園區,加強“工業上樓”等工作推進。
此外,項目落地保障方面,《意見》提出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優化產業用地供給、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等措施任務,強化園區與基金互動,通過金融手段賦能園區發展。園區管理服務方面,《意見》提出強化“一區多園”聯動發展、提升園區專業化運營能力、開發園區數字化管理平臺、探索園區證券化運營等任務。
沈開艷指出,特色產業園區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突出特色,該特色從當地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功能優勢等而來,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二是突出產業,特色園區應注重產業的高端化,每一個園區里應有若干個主導產業或者龍頭企業承擔帶領作用,也應有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當然,產業應與地方產業特色結合起來,與本地的產業布局一致。三是對于政府而言,應做好各方面配套服務,如基礎設施、服務業引進、產城融合等。“配套服務就體現了園區的特色,否則就是一些孤零零的企業聚集在那兒。”
對于無錫發展特色產業園區,沈開艷建議,無錫已發展出了集成電路、物聯網等主導產業,也在建設太湖灣科創帶。特色產業園區應與這些優勢結合起來,不是另起爐灶建設新的產業,而是在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我覺得特色產業園區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綠色智能。有些老舊工業園區,最初建造時可能沒有考慮到綠色或智能,只考慮到了信息化、生態覆蓋率、容積率等,但這不是綠色的本意。在產業發展、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綠色智能應該作為一個理念貫徹下去。”
長三角多地押注特色產業園區
記者注意到,不僅無錫,長三角多地均提出了到2025年建設50家特色產業園區的目標,競速發展特色產業園區。
上海市于2020年5月出臺《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又于2021年12月發布《上海市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響5個左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園區品牌、50家特色產業園區等。
2021年11月,安徽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特色產業園建設指南(試行)》,明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打造特色產業園。
2023年2月,江蘇省昆山市發布《昆山市特色專業創新園區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力爭到2025年,昆山特色專業創新園區總量達到50個以上,產值超5000億元。
對于多地押注特色產業園區,沈開艷表示,城市是產業集聚的地方,以城市為單位提出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正合適。多個城市都提出了到2025年的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數量目標,目前還剩下兩年多時間。“現在的產業重振或恢復還不夠特別理想,我覺得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一定要規劃清晰。千萬不要政策出來的時候很熱,過一段時間就開始冷下來,產業園區最后被荒廢的案例其實有很多。”
以上海為例,沈開艷分析指出,特色產業園區應與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提升相關聯。上海提出要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開放樞紐門戶功能”,也給特色產業園區指出了兩個方向,一是產業的高端化,二是高端產業應帶有科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