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市工業園區承載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明確,到2025年,該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將基本實現“七通一平”,全市工業園區形成規上工業企業450戶以上的布局,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0戶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規上工業總產值超2500億元,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達95%。
按照《方案》,到2025年,攀枝花市工業園區規上畝均營業收入將實現年均增長4%,規上畝均投資強度年均增長5%—10%,規上畝均稅收持續提升,工業固廢處置率達到65%,工業廢水處置率達到100%,集聚發展取得新突破。
根據 《方案》,到2025年,攀枝花市還將建成以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軸引領,攀枝花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四川攀枝花格里坪特色產業園區為側翼支撐,鹽邊釩鈦產業開發區、四川米易白馬工業園區和攀枝花市仁和區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為基地承載的“一軸兩翼三基地”發展格局。
全市工業園區資源優勢將充分釋放,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空間布局更加優化,工業園區交通、安全、應急、環保、生產生活配套等基礎設施更趨完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產業耦合發展越來越緊密,資源能源梯次利用更加高效,科學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產業集聚效應更加凸顯,園區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釩鈦高新區“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為實現《方案》目標,2023年至2025年,攀枝花市將大力實施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六大行動。
通過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實施規劃優化提升行動。
拓展園區配套功能,優化園區物流體系,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實施配套設施提升行動。
建立完善園區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園區,建立實體化運作的職業技能提升中心,實施科技創新平臺提升行動。
探索建立“標準地”供應制度,加大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建立土地集約利用長效工作機制,實施集約發展提升行動。
推進園區公共環境治理,企業文明形象整治提升,實施園區風貌提升行動。
全面提升園區和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提升化工園區承載能力,推進園區綠色化低碳循環發展,推動園區智能化數字化升級,實施安全綠色智慧優化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