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20日獲悉,在日前舉辦的2023首屆沈陽法庫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新能源及電子特種膠粘劑、多孔陶瓷新材料、石墨烯芯片、微納跨尺度陶瓷基板、人工晶體、發光材料制品、高純氧化鋁產業化示范工程、環保新材料研發中心等12個項目集中落地位于法庫的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額超18.3億元。
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領軍型陶瓷生產、研發、銷售基地,法庫累計引進建筑材料及陶瓷相關配套企業306家,產品遠銷53個國家和地區,發展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具有明顯的產業、技術、區位、基礎設施配套、成本等優勢。在法庫陶瓷產業園規劃建設的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占地1500畝,被納入沈陽市重點頭部企業配套園區總體建設規劃。法庫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組建“法庫新材料產業天使投資基金”,一期募集資金7600萬元并投入使用。
沈陽市將通過建設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加速傳統陶瓷產業升級;為航空航天、汽車、石油化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相關產業配套非金屬新材料、復合材料和零部件;集聚國內外高端人才,開展協同創新,解決非金屬新材料應用領域的技術難題。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將以“帶土移植”的方式引進項目,并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在園區內完成科技成果轉化。計劃到2025年,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非金屬新材料企業達50家,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