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5日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積極爭取,內蒙古自治區謀劃的11個重大項目全部納入國家“三北”工程六期規劃范圍,103個旗縣全部納入規劃實施范圍,全區“三北”工程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三北”工程啟動以來,內蒙古舉全區之力推進工程建設,累計完成建設任務1.19億畝,有效減少了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發揮了重大作用。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內蒙古考察,并主持召開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總動員令。全區上下迅速行動,自治區及各盟市都成立了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自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啟動“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同時,謀劃了庫布其——毛烏素沙漠沙化地綜合治理項目、渾善達克沙地綜合治理項目、巴丹吉林沙漠邊緣防沙治沙項目等11個重大項目,其中有7個在三大標志性戰役區實施。
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緊鑼密鼓推進落實,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積極進展。在生態建設方面,今年已完成造林337萬畝、種草1362萬畝、防沙治沙650萬畝,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90%、105%、103%。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方面,重點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綜合治理、十大孔兌綜合治理等工程,水土保持功能進一步提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通過新建、改造提升等方式,持續擴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推廣鹽堿地改良項目,耕地質量和產出效益不斷提高。在濕地保護修復方面,重點推進黃河流域、察汗淖爾流域及“一湖兩海”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明顯改善。在礦山生態修復方面,實施綠色礦山建設、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工程,礦山地質環境加快恢復。在光伏治沙方面,重點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建設大型光伏基地,探索“林光互補”“草光互補”模式,推動光伏治沙實驗示范區建設,實現新能源產業與生態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