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近年來,陜西省財政廳緊盯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精準發力,更好地服務保障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0年至2022年,陜西省爭取中央老舊小區改造補助資金累計39.8億元,省級財政多方籌措累計安排配套資金10.4億元;累計補助全省8699個小區完成改造,資金覆蓋率達100%,惠及96.24萬戶居民。
細化工作方案,打好補助資金“鐵算盤”。省財政廳會同我省住建部門,研究細化《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我省實際,對改造內容、改造標準、資金籌措和項目實施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構建了橫向有寬度、縱向有深度的政策框架體系;堅持試點示范,2022年,在全省選取10個縣(區)作為示范縣區、15個項目作為省級試點項目,以人民群眾滿意受益、改造工作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為衡量標準,引導各城市人民政府健全工作機制、落實配套政策,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走深做實。
嚴把績效關口,管好財政資金“錢袋子”。省財政廳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聚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將中央和省級績效評價工作統一謀劃、整體部署,減輕市縣部門工作負擔;圍繞配套資金落實、專項資金整合等方面設置評價指標,積極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在資金分配上體現差異性和競爭性,向資金管理使用規范、效益明顯的地方傾斜。此外,省財政廳積極指導市縣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累計31億元。
多元籌措資金,巧用財政資金“藥引子”。省財政廳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建立“小區業主自籌、地方財政補助、專營單位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全省各地除獲得中央和省上的補助資金、發行專項債、銀行貸款外,多方積極籌措社會資金。據了解,2022年,商洛市多方籌措資金1.06億元。其中,引入社會資本4431.26萬元,居民參與改造出資1802.5萬元,商州區發行企業專項債4000萬元,通過其他渠道籌措資金397萬元;銅川市落實社會力量籌集資金89萬元,其中專業經營單位出資80萬元,產權單位(或原產權單位)出資9萬元;楊凌示范區整合中央的清潔取暖資金1452.36萬元,統籌安排用于老舊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