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第一批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園區,綿陽經開區化工園區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進展如何?近日,記者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綿陽經開區化工園區是經開區以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子園區,園區總面積4.61平方公里,現有入駐企業12戶,污水處理廠1座,2022年4月被認定為第一批省級化工園區。
在試點前,園區已有一定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基礎,12戶企業中有8戶企業開展過清潔生產審核。園區內的四川美豐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合成氨、硝酸銨裝置產生的副產二氧化碳作為四川美豐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的原料,用于生產工業級、食品級液態二氧化碳及干冰。截至2022年,已累計回收并減排二氧化碳46.6萬噸,為公司增加經濟效益約2300萬元。
本次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旨在探索工業園區(產業集群)整體清潔生產審核模式,達到擴大清潔生產審核覆蓋范圍、壓縮評估驗收時間、節省審核費用、提高審核效率的目的,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管理規范和典型案例。
為做好本次試點工作,由園區管委會牽頭,成立了由管委會、技術團隊和園區企業組成的“1+1+N”審核試點工作推進組,同時打破以往清潔生產審核僅1個主體的認識,提出以“管委會+企業”為對象的“1+N”審核主體,落實各方在審核工作的主體責任。
在審核試點開展初期,通過分析化工園區和園區企業現有的基礎和稟賦特色,試點工作推進組創新提出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推進,開展園區整體審核的審核模式。
在審核試點開展中,通過提煉總結清潔生產審核本質,舍去清潔生產水平判定、審核平衡分析等繁瑣步驟,將園區審核步驟縮短為3大步驟,較以往企業審核的7個步驟既簡化了流程,又縮短了審核時間。
在整個審核試點中,以創新和改進審核組織、審核主體、審核模式和審核步驟為基礎,通過數據資料調查分析、現場調研,結合園區和企業發展計劃研究方案可行性,通過本次審核試點最終提出了9項清潔生產方案。
其中,關于美豐化工副產蒸汽余熱利用及蒸汽集中供應改造方案,試點工作推進組在調研中發現,美豐化工余熱副產蒸汽約130噸/小時,滿足自用后仍有一定剩余,同時有4臺共86噸/時的蒸汽供應能力的鍋爐,鍋爐只在生產、停車期間使用,有較長空檔期。
經進一步調研,企業現有蒸汽供應能力能滿足化工園區企業用蒸汽需求,企業用汽成本可降低。通過本次園區審核,提出副產蒸汽余熱利用及蒸汽集中供應改造方案,推進余熱利用、區域集中供熱。
未來,園區將依托美豐化工現有基礎,建設集中供熱站,鋪設供熱管網,實現余熱利用、區域集中供熱。預計每年可節約天然氣約1400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約3萬噸、減排氮氧化物約14噸,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約3000萬元。
審核試點還提出了搭建園區資源能源交換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園區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點、完善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熱水余熱利用,完善中產、副產及固廢綜合利用物質鏈、低氮燃燒改造、重點企業節能降碳綜合改造等方案。
系列方案實施后,預計可節約天然氣1500萬立方米/年、節約用電172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年、減排氮氧化物117噸/年,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4000萬元/年。此外,將進一步提升園區公共設施整體水平、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園區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