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綏寧縣立足南竹資源優勢,搶抓機遇,積極響應國家“以竹代塑”的倡議行動,按照“提質、擴產、延鏈”的發展思路,不斷做強竹產業、提升竹科技、做精竹工藝,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位推動
下好統籌謀劃“一盤棋”
“堅持把南竹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的戰略定位不動搖,凝心聚力,久久為功,通過政策引領、市場驅動、科技創新,全力推動南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4月25日,在綏寧縣南竹產業發展調度會上,縣委書記佘芝云為南竹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綏寧縣高度重視竹產業發展,成立縣南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提出“到2025年底,實現竹產業規模企業達到30家,年加工南竹2500萬根以上,加工竹筍10萬噸以上;初步建成現代化全竹產業鏈體系,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進入全國竹產業強縣行列”的目標任務。
該縣將竹產業作為“一縣一特”主導特色產業來發展。一方面合理布局,全縣按“一中心兩走廊”產業布局推動竹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以湖南中集、邵陽佰龍為龍頭的全國竹木復合板材生產基地,以九通竹基為龍頭的竹管道生產基地,以銀山竹業為龍頭的竹餐具生產基地,以豐源體育為龍頭的竹滑板生產基地,以湘南竹筷聯盟為龍頭的竹筷生產基地,以瓦屋塘鎮為中心的竹筍加工生產基地。
同時,綏寧縣先后出臺相關文件,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為全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截至目前,綏寧縣形成了以竹木復合板、竹餐具、竹滑板、竹纏繞管道為核心的較為完整的竹產業體系,該縣竹產業經濟總量占全縣工業經濟的80%以上。今年1至10月,綏寧縣南竹加工產值達32億元,竹產業綜合效益達50億元。
優化服務
做好企業發展“貼心人”
近日,綏寧產業開發區關峽湘商產業園至武陽鎮萬福橋的公交車正式開通,有效解決了園區部分員工上班難的問題。
今年6月,綏寧產業開發區在干部聯企走訪活動中,收集到不少企業反映關于員工出行受限問題后,高度重視,及時與縣交通運輸局溝通對接,在短短20天即開通了本班次公交車。
“企業的事無小事,企業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通過讓園區各職能部門和企業‘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綏寧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唐淼華說。
近年來,為做好做實助企服務,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綏寧產業開發區各部門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加速園區產業提質增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綏寧產業開發區將每月18日設立為企業家接待日,由園區主要領導坐班,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縣主要領導在園區定期召開現場辦公會,針對單個企業、項目推進等重大難點堵點問題,現場研究當場交辦;暢通問題處理渠道,規定每月25日-27日為聯企服務日,將問題困難分類登記并及時解決。今年以來,綏寧產業開發區已收集各類問題32個,解決23個,其余9個正在受理。
一系列真心實意的關懷與幫扶,讓綏寧縣經濟發展邁向新的臺階。截至2023年10月底,園區入駐企業98家,規模工業31個,規模服務業5個,高新技術企業12家,國家林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小巨人”企業7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2018年,綏寧產業開發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命名為“國家木竹產業示范園區”。
搭建平臺
按下南竹產業“快進鍵”
11月21日,在湖楠銀山竹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山竹業”)生產車間內,由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自動化竹刀餐具組裝機器正開足馬力忙生產。“這個設備的引進,可每日生產48000支竹刀餐具,相較于傳統的人工組裝,效率提升10倍。”銀山竹業董事長李正文說。
竹產業一直是綏寧縣的主導特色產業。長期以來,這些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處于產業鏈低端。近年來,該縣立足南竹資源優勢,按照“提質、擴產、延鏈”的發展思路,加強科技引進,搭建科創服務平臺,做好企業技術創新保障,不斷提升竹產業工藝水平和精深加工技術,按下南竹產業發展的“快進鍵”。
綏寧縣積極推動與科研院校建立產學研聯盟,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與省林科院、湖南農業大學對接搭建產學研聯盟平臺,在板材生產、筍食品開發等方面深度合作;開展竹筍持續性產出培育開發應用項目課題研究,提升全縣竹筍產出、品質和竹材質量;與老鄉企業博眾精工進行對接,引進其先進的智能自動技術,為全縣龍頭企業開展自動化改造支持,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為打造智慧園區和智能園區做好技術支撐。
同時,該縣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綏寧縣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特沃斯省級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13家,湘南竹業竹制品研發中心和豐源體育滑板創新研發中心正在申報,已啟動智慧園區、綠色科技產業示范園建設,積極配套現代物流倉儲項目等建設。
竹林成海,竹下生金。竹子立于天地之間,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民,蘊含著無限生機。心懷高遠的綏寧縣竹產業,發奮圖強、尋求突破,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