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呼和浩特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和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工業園區延伸的通知》,按照“審批不出園區”有關要求和廣大園區企業“就近辦”需求,以“園區事園區辦”為目標,以政務服務向園區延伸為抓手,通過統籌謀劃、調研分析、事項梳理、園區賦權、上門幫辦等舉措,在呼和浩特敕勒川乳業開發區、和林格爾新區、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呼和浩特和林格爾乳業開發區、呼和浩特托克托經濟開發區、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呼和浩特科技城經濟開發區、呼和浩特清水河經濟開發區9個工業園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入園進企”。
綜合考量呼和浩特市9個開發區的園區定位、產業布局、企業體量、從業人數、審批訴求、服務需要等因素,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圍繞“務實推進政務服務向園區延伸和促進產城融合發展”要求,選取各盟市在“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方面做法先進、成效顯著的園區開展調研,先后組織相關部門、開發區有關同志赴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工業園區考察學習。力求通過實地調研、分析比對、經驗借鑒等方式,按照“園區需要什么,就配套什么;企業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務”的思維,提前明確我市“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工作思路,靠前規劃我市“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階段目標和中長期目標,選準工作路徑、規避風險隱患。
工作中,呼和浩特市確立了“一個專班、一套文件、一個標準、一條專網、一批干部”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力求專項工作干在實處、務求實效。在前期“推進全市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等基本要素‘四級四同’,實現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受理條件、服務對象、辦理流程、申請材料、法定辦結時限、辦理結果標準化”成果基礎上,精準對接園區需求,組織相關監管部門、審批部門和開發區管理機構結合園區產業定位、發展思路、企業類別,通過實地調研、集中梳理、逐項研判、定期更新的方式進行深度對接,按照“政務服務標準化+審批賦權差異化”的工作思路,梳理形成9個開發區各自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由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市水務局、市住建局等14個部門通過“簽訂授權協議向園區賦權”和“幫辦代辦”兩種方式,為園區企業提供審批保障和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9個園區均已成立組織機構,設立了辦事大廳、工作站、助企服務辦公室等政務服務場所,9個園區共抽調專業人員80人,通過“簽訂授權協議向園區賦權”“幫辦代辦服務”“組建專班上門服務”等方式,全力推進工業園區政務服務工作。
6家園區已接入政務外網。工業園區政務服務應辦事項共涉及768件,截至目前,已實現可辦事項706件、覆蓋率92%,年底前將實現可辦事項100%“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