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高端人才、資本融資等方面提供對接服務……”山西晚報記者眼前的省人大代表孫曉普思維縝密、快人快語,對山西機器人行業未來的發展,他有說不完的話。
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為山西機器人領域里的一名研發人員,第二次參會的孫曉普依舊聚焦山西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關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壯大。他建議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區,讓更多“山西造”機器人走遍全國,走向世界。
集聚行業上下游產業鏈 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區
“我們生產的擦窗機器人已經走遍全國,行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新驅動引領,‘山西造’機器人正在加速奔跑。”孫曉普說。
孫曉普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人物。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更加關注山西機器人行業的整體發展。他說,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一個平臺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都引進來、集聚起來,讓更多的機器人產業在山西本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造更多有知名度的山西機器人品牌。
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孫曉普提出了《關于打造山西省機器人產業園區,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企業在我省及周邊布局分散,沒有形成資源共享、技術攻關、聯合協作等產業規模集聚效應,與國內機器人產業園起步早發展好的城市相比,仍處于初始階段。”談及山西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孫曉普說,我省亟須產業園區與骨干企業推動機器人產業集聚,應用場景向新興領域加快延伸,催生細分市場“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
同時,山西省機器人產業供應鏈上下游配套也亟待改善。機器人生產所用的主要零部件為自動焊機、電子器件、微處理器、機器人用伺服電機、高精度減速器等,均屬于標準零部件、電子設備以及電子元器件等,同時需要模具、注塑和裝配廠進行配套。
孫曉普說:“因地緣關系及歷史演變,我省及周邊缺乏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的配套企業,導致本土機器人企業在上下游供應鏈各環節缺乏協同,生產原材料成本及物流運輸成本過高,弱化了成品的競爭優勢。”
為此,孫曉普建議,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區,集聚上下游產業鏈,推動山西機器人行業加速發展。
“機器人技術應用非常廣泛,而且落到每個細分產業技術差別也巨大。所以,要想把機器人產業在山西更好的落地,營造好的生態,必須有產業做支撐。”孫曉普說,如何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區,并通過產業園區推動創新企業發展,先要盤點一下我省涉及機器人企業的基礎,根據目前現有的產業基礎,充分分析,調研出前景好,增長性強的企業,給予大力的支持和扶持。其次,可以通過舉辦機器人行業的創業大賽,篩選出同類型的企業,把這些企業盤點出來,重點調研,通過機器人產業園區重點整合和產業政策扶持。
孫曉普建議,建設山西機器人產業園區,還需打造完善的供應鏈配套體系、建立機器人產業發展聯盟、完善產學研體系,加快機器人產業人才培育。
支持“專精特新”讓小巨人企業“小而美”
從解決機器人擦窗掉落問題到專注于擦窗機器人的研發,從一個小小的研發團隊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孫曉普和團隊一起爬坡過坎,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一開始,我們在研發擦窗機器人的同時,還研發了吸塵器機器人、超薄掃地機器人等多款機器人,最終以失敗告終。”孫曉普說,“幾款產品的同時研發暴露了我們小企業資金不足、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后來,在省中小企業局的幫助下,我們參加培訓,去沿海高科技企業學習小企業的發展路徑。重新調整思路后,沉下心來專注于擦窗機器人的研發,做‘專精特新’,哪怕是做一個螺絲釘,也要做到別人做不了。”
明確了技術發展方向,山西擦窗機器人不斷贏得市場青睞,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始加速奔跑。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山西省堅持提升傳統和壯大新興相結合,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布局發展,梯度培育“鏈主+鏈核+專精特新”企業。
重點梳理山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點對點進行幫扶,分批次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梯度式或幫扶清單,幫助企業明晰在產業鏈中的位置以及全國同行業水平;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高端人才、科研院所和資本融資等方面提供對接服務;為注重技術、快速發展的“小巨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小巨人”企業被市場和資本“看見”……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孫曉普提出《關于支持我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著力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升成長性、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去年我們的收入是3.2億元,希望再用3年時間成功上市,成為山西第一家上市機器人公司。”孫曉普對團隊創立“小而美”企業充滿了期待。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希望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大家攜手“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