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科創街區、科創園區建設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
沈陽將建設7個科創街區+9個科創園區
大三好科創街區將大力發展元宇宙產業;“惠工廣場”科創街區將打造東北科技金融第一街區……目前,《沈陽市科創街區、科創園區建設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到2025年,沈陽市計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7個科創街區、9個科創園區,園區總產值(收入)達到90.6億元。
皇姑區:打造環崇山科創街區和雙創街科創園區
環崇山科創街區打造東北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街區。區域內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74個、在孵企業565個、高新技術企業139個。街區將重點打造10個優質科技樓宇,形成一街十樓,一樓一園區、一樓一產業的科創發展新格局。
雙創街科創園區現有廠房樓宇6棟。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4個、入園企業680個、高新技術企業68個,園區企業總收入30億元。園區依托沈陽科技創新中心、皇姑區融合創新中心等載體,匯聚科技服務企業,打造東北地區領先的科技服務業集聚區。
和平區:建設大三好科創街區和傳感器科創園區
大三好科創街區建設環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示范街區。區域內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65個、在孵企業430個、高新技術企業242個。街區構建以東北大學為核心的數字科技硅巷、省市電視臺等為承載的數字音樂谷、魯美等為支撐的數字動漫長廊、中建東北院等為主體的創意設計片區。大力發展元宇宙產業,推進中國計算機學會東北綜合創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虛擬現實全國重點實驗室沈陽分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東北元宇宙創新發展先導區。
傳感器科創園區現有廠房樓宇數量10棟。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1個、入園企業9個、高新技術企業1個,園區企業總收入1.2億元。園區成立傳感產業技術研究院和聯合共性實驗室,打造研產商住一體化發展的高端科創園區。
沈河區:建設“惠工廣場”科創街區和沈陽動力科技創新產業園
“惠工廣場”科創街區打造東北科技金融第一街區。區域內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7個、在孵企業900個、高新技術企業50個。沈河區在街區內打造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支撐的沈河區三維一體科技中臺,打造沈陽動力科技創新產業園、沈陽藥科大學科技園以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金園區等產業園區及科創園區。
沈陽動力科技創新產業園區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1個、入園企業1個、高新技術企業1個,園區企業總收入1.1億元。園區依托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重點聚焦大、中型航空發動和燃氣輪機的設計研究與產品開發等產業方向,建設太行實驗室遼寧基地,打造中國航空小推力發動機研發集成總部。
鐵西區:建設開發大道科創街區和沈陽中關村科技產業園
開發大道科創街區打造“大國重器”核心區。區域內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55個、在孵企業220個、高新技術企業36個。街區依托沈陽機床、沈鼓集團、北方重工等頭部企業,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工業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高校院所,重點發展重大成套裝備、智能關鍵基礎零部件研發制造等產業。
沈陽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1個、入園企業144個、高新技術企業25個,園區企業總收入4億元。園區依托中關村創新大廈A座、B座等載體,充分利用中關村全國創新網絡體系,與外埠優質項目建立廣泛聯系,加速推動優質創新要素集聚,打造“三生融合”的青年友好型科創園區。
大東區:建設龍之夢科創街區和生命科學科創園區
龍之夢科創街區打造產城融合科創發展高地。區域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4個、在孵企業990個、高新技術企業61個。街區重點依托智能汽車計算基礎平臺等四大創新平臺、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園等四大特色園區以及香江獨角獸牧場等四大雙創載體,打造科技創新實力突出、科技產業特色鮮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科學文化藝術交融、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優良的科創街區綜合體。
生命科學眾創空間科創園區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4個、入園企業13個、高新技術企業1個。充分發揮園區在再生醫學產業方向上的優勢,依托拜澳國際生命科學產業綜合體等載體,打造新型共享科研孵化平臺、新型科技成果轉化產業聯動中心及全生命周期引才育企園區。
渾南區:建設新隆街青創人才科創街區和沈陽數字經濟科創園區
新隆街青創人才科創街區打造區域創新人才最優承載區。街區依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遼寧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等大型企業,構建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2個,聚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及各類市級平臺6個、在孵企業325個、高新技術企業23個,打造以企業孵化為主要功能定位,依托梧桐納斯、沈陽動漫研發與軟件外包孵化器等載體,重點招引科技型企業、科技人才,打造富有科技創新氛圍、科技人才聚集的高科技創新街區。
沈陽數字經濟科創園區集聚入園企業50個,園區企業總收入1億元。園區集聚高層次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打造“三生融合”的數字經濟領域科創園區。
于洪區:建設長濤健康科技小鎮科創園區
長濤健康科技小鎮科創園區集聚入園企業45個、高新技術企業3個,園區企業總收入5億元。園區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三大產業為核心,依托步長制藥集團的平臺資源優勢,打造國內領先的醫藥企業研發總部基地、沈陽大健康產業聚集區、于洪區特色產業示范園區。
沈北新區:建設沈北路科創街區和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科創園區
沈北路科創街區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活力引領區。區域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14個、在孵企業410個、高新技術企業31個。街區充分利用沈北大學城科教資源和創新創業平臺資源,深入開展校企對接、創業項目路演、創新創業培訓、創新創業大賽,重點吸引高校教師、科研人員、青年創業者。
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科創園區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5個、入園企業36個、高新技術企業11個,園區企業總收入5億元。園區以V-PARK大學生創業聯盟為引領,充分發揮科研機構、人才專家集聚優勢,不斷吸引高端人才和雙創資源集聚,打造產城融合、創新驅動、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科創園區。
蘇家屯區:建設沈陽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科創園區
沈陽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科創園區集聚市級以上各類平臺2個、入園企業57個、高新技術企業18個,園區企業總收入27.4億元。園區充分發揮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優勢,依托奧鋼聯、鋼寶利、遼寧信達、錦達集團等重點企業,著力打造產城融合、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水平先進、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示范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