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主陣地。云南提出要全力抓企業、抓園區、抓平臺、抓改革、抓創新生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昆明市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指導和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2021年昆明市成功申報尋甸縣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創建,2023年如期完成創建任務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認真總結尋甸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經驗,可以為推進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益啟示。
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堅持核心帶動,科學編制規劃。一是突破地域局限,規劃以羊街鎮為核心區,功山鎮、塘子街道等5個鄉鎮(街道)為共建區的尋甸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園區建設實現區域化布局。二是堅持多主體共建,改變傳統以管委會為主體的建設模式,發揮企業龍頭帶動作用,聯動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經營主體全面參與建設。三是推動多元投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堅持以社會資本和金融資金為主體投資園區建設,推動要素聚集,形成資源高地。實現生產加工、聚集擴散、綠色循環、示范推廣、研發孵化等功能統一布局的創新性編制園區規劃。
踐行“協調”發展理念,堅持同頻共振,促進全域發展。一是促進產業融合,推動肉牛品種研發、肉牛養殖、屠宰加工、貿易物流、生產服務、鄉村旅游等產業協調發展,建設示范養殖、休閑觀光、產品展銷等田園綜合體,實現產業穿透,提升產業價值鏈。二是促進區域聯動,構建以羊街鎮大牲畜交易市場為中心,打造雞街鎮、六哨鄉等8個鄉鎮(街道)高原山地牧業示范帶,建設16個鄉鎮(街道)全域布局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的“一心、一帶、多基地”產業格局,實現區域間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三是促進產業與生態協調,堅持在生態環境承載范圍內布局發展產業,種植業不突破耕地使用管控,養殖業不突破環境保護要求,貿易加工業結合養殖規模,鄉村旅游業結合農村人居環境,實現產業與空間資源、生態承載協調發展。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產業驅動,聚焦主導產業。一是推動綠色發展,全面推廣新技術、新模式,發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飼草種植實現節水灌溉,化肥、農藥實現減量增效,提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探索形成“種養+廢物利用”的綠色循環技術模式。二是聚焦主導產業,尋甸縣(肉牛產業)是省級“一縣一業”示范縣,園區核心區內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場以及一批加工、銷售型企業,共建區內已發展一批千頭規模的牧場,肉牛產業的主導力和引領力不斷增強。三是建立標準體系,圍繞飼料、管理、疫病防控、加工等環節,推動尋甸肉牛產業標準化、設施化發展。建立肉牛大數據中心,提供“第一時間”遠程服務,健全“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監管體系,為肉牛產業良性、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堅持高位統籌,推動任務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組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工作專班,按期召開專題會、推進會、調度會,高位統籌、高效推進園區規劃、項目建設等任務。二是外借智力資源,聘請23名產業專家組建尋甸縣肉牛產業發展智庫,整合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技術力量,為園區高質量規劃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三是規范項目建設,堅持園區建設項目化、項目建設清單化、清單落實責任化,編制園區建設項目庫,確保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利益聯動,強化聯農帶農。一是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自籌資金和利用財政補助資金入股重點項目,每年按股份或固定比例分配收益。二是促進農民增收,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小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通過土地流轉、養殖訂單、資產入股等方式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關系。三是金融保險支持,建立肉牛收益保險,保障肉牛養殖收益。建立肉牛產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呆賬壞賬由銀行和基金各承擔50%,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支持銀行擴面增量。實行肉牛產業貸款貼息,按照年度貸款金額的3%進行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