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園區是產業強市的主陣地、項目攻堅的主戰場。早在2021年7月,鎮江就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市域開發園區整合優化提升工作,目前,已形成由10個主體開發區、11個輻射聯動園區、5個提級管理園區組成的“10+11+5”開發園區發展體系,2023年省、市重大制造業項目入園率超過90%,全市域“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鎮江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園區建設提升年”。近日印發的《2024年鎮江市開發園區建設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全市開發園區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較上年增長10%以上,新招引項目符合“四群八鏈”產業占比達80%以上;市級重大制造業項目入園率提高至90%以上,進一步推動資源要素向園區集中、項目向園區集聚。
“緊抓園區主戰場,明晰產業定位、加快項目集聚、嚴把準入關口、探索合作共建,用‘好機制’助力‘大發展’,以攻堅之勢、聚攻堅之力、打攻堅之仗,進一步推進園區和項目建設。”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說。
協同發力共建共享 “一區多園”相互滋養
4月3日,在位于揚中經開區的江蘇與樂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模具項目現場,工人們正趁天氣晴好抓緊作業。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36畝,將建設標準化廠房及配套用房3棟,建成后可形成年產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內外飾件20萬套和注塑模具500副產能。在土地摘牌40天內實現“五證齊發”,該項目建設凸顯了揚中經開區“一區三園”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成效。“這個項目最早是西來橋鎮聯系對接的,考慮到項目用地以及產業定位等方面因素,最終協調落戶到揚中經開區。”揚中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朱劍說。
揚中按照“大園統小園”的原則,由揚中經開區統籌協調油坊鎮新材料產業園、八橋鎮海工裝備產業園、西來橋鎮臨港產業園,實現“一區三園”之間的空間聯動、功能耦合和產業協同。
深化園區機制體制改革、激發園區活力是關鍵。今年,鎮江將進一步厘清開發園區和屬地政府之間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管理職責,6月底前形成“三張清單”,即主體開發區全口徑權責清單、主體開發區與代管鎮(街道)權責邊界清單、主體開發區與所轄園區職能分工清單。年底前全市“一區多園”基本完成“三張清單”制定,實現園區與鎮(街道)間、園區間職責清晰、統分有序。建立完善“一區多園”高位統籌協調制度,加快實現主體開發區與所轄園區統一領導體系、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政策保障、統一招商引資、統一目標考核、統一審批服務“六個統一”。
“持之以恒推動項目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集成、資源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轉移,使園區真正挑起經濟發展大梁。”鎮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曙海說。
3月11日,丹陽開發區、呂城鎮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召開,丹陽開發區與位于呂城鎮的丹陽新材料產業園聯動,奏響區域發展強音。會上,37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33.78億元,其中丹陽開發區32個、總投資110.4億元;呂城鎮5個、總投資23.38億元,涵蓋新材料、大健康、智能裝備、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等領域,項目“含綠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高,將為加快鎮區聯動、建強園區載體,延伸產業鏈條、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創造新優勢、增添新動能。
共建共享、整合提升,為園區的“血脈”注入更多“新基因”。鎮江提出,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統籌流轉,支持沒有園區的鎮(街道)通過飛地招商、共建共享等模式,與園區在產值、財稅、能耗、環境等指標利益方面進行分享,探索建立園區統計體系,研究園區財政轉移支付模式。
推進鏈式發展 激發產業“聚變效應”
3月22日,總投資1億美元的鷹普流體科技鎮江高端液壓裝備智能制造項目進入竣工試運行階段。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擺線馬達和移動液壓產品150萬套,配套建造的液壓裝備智能制造及全球研發中心,將為鎮江市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鏈發展提供全新動能。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特種船舶與海工裝備特色產業基地,鎮江高新區已形成“研發—設計—整船制造—配套”的船舶海工全產業鏈條。該區聚焦船舶海工核心企業、特色產品、關鍵裝備,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培育,塑造產業“戰略優勢”。同時,通過篩選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鎮江高新區精準確定招商引資目標,協同鏈主企業開展聯合招商、以商引商,計劃5年內引入高端裝備優質企業100家以上。
做優做強實體經濟,提升園區發展水平。今年,鎮江共編排市級重大項目310個,總投資超2300億元,年度投資達到600億元,制造業項目中落戶開發園區項目占比超過95%,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鎮江將明確“一園區1—2個主導產業”,園區主導產業應稅銷售占比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的增速,圍繞主導產業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系統招引產業鏈、供應鏈關聯項目,2024年新招引項目中符合園區主導產業的項目占比達60%以上,2025年起保持在70%以上。
2020年10月28日揭牌成立、總面積14.57平方公里的官塘創新社區,是滬寧線上唯一一個主城區內可成片開發的產業留白區域。伴隨寧鎮兩地正式進入“主城對接”時代,這個“新生”板塊產城融合發展的整體框架全面拉開。
寶貴“留白”須以工筆精細打磨。官塘創新社區定位“總部經濟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山水花園名城樣板區”,歷經十余輪修改的核心區城市設計提出重點發展“1+2+6”產業體系:“1”即打造鎮江數字經濟引領區;“2”即智能制造和數字服務兩大方向;“6”即工業物聯網、智能裝備(機器人)、工業和信息軟件、數字及金融外包、大數據和云計算以及全渠道新零售6個細分產業。
東大校友經濟產業園2021年底正式開園,目前已有35家企業入駐;總投資20億元的中節能(鎮江)低碳科創園項目成功簽約落戶;數字經濟頭部平臺阿里云創新中心、網易聯合創新中心進駐落地,相繼有108家企業入駐,依托網易聯合創新中心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鏈……短短數載,官塘創新社區穩穩插牢“向南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旗幟。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鎮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876”創新引領工程,構建“一區一廊三極多點”的創新布局。在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方面,鎮江通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鏈群融入全省“1650”產業體系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園區企業智能化改造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聚焦發展空間、產業定位、產城人融合,把發展空間向優質產能集中,推進開發園區整合優化。”鎮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克說。
集聚優質資源 要素活力競相迸發
4月12日,走進句容開發區江蘇通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們嫻熟地操作著控制臺,一卷卷硅鋼片連續不斷地從產線上產出。該公司主要生產高性能變壓器用硅鋼片,項目總投資3億元,所在地是句容開發區原三泰服飾廠房,占地50畝,原企業破產后,通安電力于去年6月通過司法拍賣競得廠房,經過緊鑼密鼓的廠房改造和設備安裝,于今年初投產。
通安電力生產項目落戶投產是句容開發區盤活閑置工業用地發展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句容開發區堅持以“土地資產存量”促進“發展增量”,大力盤活閑置土地及閑置資產,為引進的新項目、發展的新產業騰出空間,僅2023年,就盤活閑置用地450畝、低效廠房6萬平方米,招引22個項目沒有新增一塊工業用地。截至目前,盤活項目均已進入建設或投產階段。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開發園區,是優化資源配置、緩解用地緊張、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途徑。今年,鎮江將進一步摸清園區土地資源狀況,根據國土空間規劃適時調整園區范圍,拓展和優化園區發展空間。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模式,加大園區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整理力度,形成更多連片產業熟地。
京口經開區是鎮江東翼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園區整合后,發展空間由7平方公里擴展到36平方公里,構建起“一軸三廊四園”的發展格局。京口經開區將原有市場化投資運營服務職能轉移至平臺公司,對分散的18家公司進行股權整合歸并,創建了鎮江市京口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并通過優化“產融結合”模式,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融資能力,積極參與項目配套建設和資產運營管理。
“優化要素配置,集成資源要素加強保障,用園區承載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鎮江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談沁磊介紹,今年鎮江將持續推進園區“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有針對性地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基礎設施與產業發展的適配性。配備完善研發、檢驗檢測等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載體,推動園區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開發園區所屬國有開發運營主體市場化改革,鼓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發展。
優化營商“軟”環境 構筑園區“硬”支撐
前不久,鎮江市旺照機械有限公司正式通電,與它一起通電的,還有同樣位于丹徒榮創新能源產業園的3家企業,丹徒區實現了對榮創新能源產業園和園內企業“交付即達效”的承諾。
榮創新能源產業園作為丹徒區首個工業地產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要實現“交付即達效”承諾并非易事,竣工驗收、土地分割、產權證辦理等前置工作必須如期順利完成。在解決廠房分割辦證這一難題時,丹徒區創新性地提出了“大證直接轉讓小證”方案,通過一系列前置程序的“一網通辦”,成功辦理了鎮江市區首張工業園區地產分割不動產登記證書,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成本。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企業滿意是“金標準”。鎮江以“百日開工”為目標,積極推進“拿地即開工”,通過優化審批事項,強化幫辦代辦,及時將區域評估成果納入市重大項目審批服務平臺。同時,通過健全和完善重大項目分層分級調度機制,加強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及時破解項目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
兩年前,總部在外地的眾鈉能源入駐鎮江經開區;一年前,眾鈉能源總投資10.2億元、年產5萬噸硫酸鐵鈉正極材料項目落戶;去年10月底,該項目一期投產,同時啟動二期建設。“企業專注研發管理,不用在施工建設、行政審批這些事上多費心。”談到落戶鎮江經開區的感受,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宇這樣說。
省級及以上開發區賦權工作是鎮江市開發園區整合提升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項目攻堅突破的重要舉措。鎮江出臺了全市省級及以上開發園區行政權力事項賦權清單,重點推進企業相關行政審批在開發園區層面辦理,實現“園區事園區辦”。